角残钟晚关山路,行人乍依孤店。塞月征尘,鞭丝帽影,常把流年虚占。藏鸦柳暗。叹轻负莺花,谩劳书剑。事往关情,悄然频动壮游念。
孤怀谁与强遣。市垆沽酒,酒薄怎当愁酽。倚瑟妍词,调铅妙笔,那写柔情芳艳。征途自厌。况烟敛芜痕,雨稀萍点。最是眠时,枕寒门半掩。
《齐天乐·左绵道中》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行旅途中所见所闻,下片抒写旅途中的感慨、思家之情。全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语言清丽,富有情致。
【注释】
角残:指时间已晚。关山:指道路险阻难行。
行人乍依孤店:行人刚刚依靠着孤独的旅店。塞月征尘:指边塞之月,征战归来的征尘。鞭丝帽影:指行者头上飘动的马鞭和帽檐的影子。流年虚占:白白地度过年华。
藏鸦柳暗:指杨柳树荫下的乌鸦。叹轻负莺花:感叹自己辜负了美好的春光。谩劳书剑:徒然浪费了读书和剑术。
事往关情:事情已经过去,牵动着感情。悄然频动壮游念:默默地牵动着对远方旅行的思念。
孤怀谁与强遣:孤独的情怀,谁能为我排遣?市垆沽酒:在街市里卖酒。垆,古时酒店前立放酒瓮的石台,叫垆。酒薄怎当愁酽:这杯酒怎么能解除我心头的愁闷呢?
倚瑟妍词:弹奏瑟曲,吟出优美的歌词。调铅妙笔:用笔调绘出美妙的文章。那写柔情芳艳:哪能写出柔情美好的东西呢?
征途自厌:征途本身使人厌恶。况烟敛芜痕:更何况雨后草木凋零,道路泥泞,足迹印迹难辨。
最是眠时,枕寒门半掩:最使我感到痛苦的是睡觉的时候,因为寒冷而不得不半掩着门。
【赏析】
此词为作者在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任蜀帅期间,途经陕西左绵道中作于右承务郎、权知阆州兼利州西路安抚司参议官的陈仁泽家中,时年五十岁。当时他正处在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中年步入老年的时期,因而这首词反映了他的一些思想感情。
上阕写旅途所见与所闻。开篇点明旅途的时间和地点,并交代此行的目的。“角残钟晚关山路”,点出夜已三更,关山之路又复漫长;“行人乍依孤店”,表明此时此地,旅客刚刚依靠着孤独的旅店。“塞月征尘”,指塞外之月、战尘归来;“鞭丝帽影”,指行者头上飘动的马鞭和帽檐的影子。这两句描绘出旅途的艰难与寂寞,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内心的苦闷。“常把流年虚占”,说明他白白地度过了年华;“藏鸦柳暗”,则表达了他对美好春光的惋惜。这三句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形象生动,情感真挚。
下阕抒发旅途中的种种感受。“叹轻负莺花”,感叹自己辜负了美好的春光;“谩劳书剑”,则表示徒然浪费了读书和剑术;“那写柔情芳艳”,则说哪能写出柔情美好的东西呢?这些句子都是作者对自己过去生活的一种反思和批评。“最是眠时”,直抒胸臆,表明最使他感到痛苦的是睡觉的时候,因为寒冷而不得不半掩着门。“最是”一词,既突出了“眠时”这一特殊时刻的感受,又表现了词人对这种感受的无奈和痛苦。最后一句,以反问的语气表达出词人对于人生道路的迷茫之感。整首词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真实细腻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