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老何烦荐口,先生自简渊衷。千年圣学有深功。妙处无非日用。
已授一编圯下,却须三顾隆中。鸿钧早晚转春风。我亦从君贾勇。

【注释】

诸老:指当时朝中大臣。口:推荐,荐举。

先生自简渊衷:指张钦夫自己谦虚地认为学问渊博、心地深沉。自简:自我谦约。渊衷:深渊般的内心。

圣学:古代儒家学说。有深功:有很深的功绩。

妙处:高深的地方。无非:没有不是的。日用:日常生活用品。这里指日常事物。

一编:一本。圯(yī)下:指《太公兵法》的序言。圯,通“圮”,倒塌。

却须:还需要。三顾:三次拜见。

鸿钧(huán):传说中天地万物生成之本,即天帝。风:比喻教化。

贾勇:振奋勇气,奋发向前。

【赏析】

这是一首祝寿词,作者通过赞美一位年高德劭的老人,表达对这位长者由衷的敬意与祝愿。全篇充满了敬老爱贤的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上片开头两句“诸位老臣何需再为我美言献辞,我自有自知之明。我对于千年圣学有着很深的造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谦逊的态度和深厚的学识。他不需要他人来称赞,因为他自己已经有足够的自信和成就。同时,他也明白自己的学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长时间积累和实践的结果。这种态度既展现了他的谦逊,也体现了他的自信。

诗人又进一步阐述了他对学问的认识:“我已经传授了一本《太公兵法》,还剩下一些未解之疑需要再次拜见老师请教。”这里的“传授”和“未解之疑”都暗示了他对自己学业的追求和探索精神。他认为学问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实践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而这次拜见老师,也是他继续追求知识、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

下片开始,诗人转向对老人的祝福:“还需要您像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一样来指导我吗?”这一句中的“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是典故引用。刘备为了寻找智慧,三次拜访卧龙诸葛亮(诸葛孔明),希望从他那里获得治国安邦的策略。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老人的尊敬和信任。他认为老人就像刘备一样值得尊敬,能够给予他宝贵的指导和启发。

最后两句“鸿钧迟早转春风,我也将跟随您的足迹勇敢前行。”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他将追随老人的脚步,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他也相信自己能够像老人一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和成就。这里的“鸿钧”是指宇宙间万物生成的根本力量,象征着无尽的可能和广阔的可能性空间。而“转春风”则是比喻老人的智慧和教导如同春风一样吹拂着人们的心灵,激励他们奋发向前。

整首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老人的赞美和祝福,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和追求以及对生活的勇气和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