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追游翰墨场。武夷仙伯较文章。琅函奏号银台省,毡笔书名御苑墙。
经十载,过三湘。横楣丽锦照传觞。醉馀吐出胸中墨,只欠彭宣到后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从诗的标题、注释、题目中的关键词句以及诗句的内容和语言风格上进行分析。题干“赏析”要求考生能够对诗歌进行评价,包括诗歌的意境特点、表达技巧、诗人的思想感情等,答题模式为:首先指出该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

(1)忆昔追游翰墨场:追忆昔日与文友在翰墨场畅游的情景。(2)武夷仙伯较文章:武夷山有位仙人擅长写文章。(3)琅函奏号银台省:把文章写成琅函状,进呈到银台省。(4)毡笔书名御苑墙:用毡笔书写的文章传遍了皇家园林。(5)经十载:经过十年的努力。(6)过三湘:指经过湖南一带。(7)横楣丽锦照传觞:华丽的帷幔映着美酒。(8)醉馀吐出胸中墨:醉后吐露心中的墨水。(9)只欠彭宣到后堂:只是缺少像彭宣一样的人来主持后堂宴会。彭宣:唐代诗人,曾主持朝廷宴席。

译文:

回忆起当年一起畅游在翰墨场,武夷山上那位仙伯擅长写文章。(我把它写成琅函状,进呈到银台省。)(我用毡笔书写的文章传遍了皇家园林,)(我醉酒之后,吐出心中所积的墨水。)(只是缺少像彭宣一样的人来主持后堂宴会。)

赏析:“忆昔追游翰墨场”,是回忆往昔与文友们一起畅游于笔墨纸砚之间,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武夷仙伯较文章”,是说自己曾经向一位仙人请教写作的方法,仙人善于写文章,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文人才情的仰慕。接着两句,作者进一步描绘了自己与文人交往的情形:把自己的文章写成琅函状,进呈到银台省;用毡笔写出的文章流传在皇家园林之中。《唐六典》:“银台门,掌奏记表疏。”可知作者将文章进呈给皇帝,可见其文章之佳妙。最后一句“醉馀吐出胸中墨”,表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只欠彭宣到后堂”,彭宣即彭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主持过的一次宴会成为千古美谈。这里借用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参与这样的盛会,并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