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蕊惊寒减艳痕。蜂也消魂。蝶也消魂。醉归无月傍黄昏。知是花村。知是前村。
留得闲枝叶半存。好似桃根。不似桃根。小楼昨夜雨声浑。春到三分。秋到三分。
《一剪梅·闷蕊惊寒减艳痕》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注释:
- “闷蕊惊寒减艳痕”:花朵因冷风而感到不适,花瓣上的香气也减弱了。
- “蜂也消魂”:蜜蜂也被这寒冷的气氛所影响,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 “蝶也消魂”:蝴蝶也同样感受到了寒意,变得没有往日的灵动。
- “醉归无月傍黄昏”:诗人醉酒归来,在黄昏时分,周围没有了月亮,显得格外寂静。
- “知是花村知是前村”:诗人知道这是自己曾经居住过的花村,也知道那是他曾经走过的前村。
- “留得闲枝叶半存”:尽管花朵已经凋零,但树枝和树叶还保留着一些痕迹。
- “好似桃根”:这里的桃花根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 “不似桃根”:相比之下,这里描述的桃树则显得脆弱,不像桃根那样坚忍。
- “小楼昨夜雨声浑”:昨夜的小楼上传来了雨声,声音混浊而低沉。
- “春到三分”:春天已经渗透了这片土地的三成。
- “秋到三分”:秋天也已经降临,同样占据了土地的三成。
译文:
冬日里,花儿因寒风而感到不适,花香也减弱了许多。蜜蜂和蝴蝶都因为寒冷而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我醉心归来,黄昏时分,四周静悄悄的,没有月光,显得格外凄凉。我知道这是我曾经生活的村庄,也是我曾经走过的前村。虽然花朵已经凋零,但树枝和叶子还留下了些微的痕迹。就像那坚韧不拔的桃花根,它们依然屹立不倒。然而这里的树木却显得脆弱,与桃根相比,显得更加不堪一击。昨夜的雨声弥漫了整个小楼,声音混浊且低沉。春天和秋天已经分别占据了土地的三分之一。
赏析:
《一剪梅·闷蕊惊寒减艳痕》是一首充满感伤情绪的词作。词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词以冬日的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比昔日与现在的景色,抒发了对岁月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词中既有大自然的壮美景观,也有人物情感的细腻表达,体现了李清照作为女词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