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月窥檐,松泉漱枕,屏里吴山何处。暗粉疏红,依旧为谁匀注。都负了、燕约莺期,更闲却、柳烟花雨。纵十分、春到邮亭,赋怀应是断肠句。
青青原上荠麦,还被东风无赖,翻成离绪。望极天西,惟有陇云江树。斜照带、一缕新愁,尽分付、暮潮归去。步闲阶、待卜心期,落花空细数。
【解析】
此词是作者晚年在杭州作的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景抒怀,下片则借物抒情。
“浦月窥檐,松泉漱枕”,写渔浦夜景。月色透过窗子映照在屋檐上,泉水从枕头旁流过。“屏里吴山何处”,即景生情,以景寄情,抒发了词人对故乡山水的怀念之情。“暗粉疏红,依旧为谁匀注”意思是说:那些被风吹落的花瓣,像淡淡的胭脂一样,又像稀疏的梅花,仍然为谁来涂抹?这两句是说,那些凋零的花朵,虽然已经落尽,但依然为谁而打扮呢?这里用比喻的手法,把残花比作胭脂和梅花,表达了自己年老体衰、韶华不再的感慨。
“都负了、燕约莺期,更闲却、柳烟花雨”,意思是说:都辜负了春燕和黄莺约定来的时候,又辜负了春风中飘散的柳絮、飞舞的雪花和飘舞的落花。“燕约莺期”是指燕子和黄莺约定要来的时候,这里指春天来临的时候。“更闲却”,是说更加悠闲地打发着时光。“更闲却”,进一步写出了词人对春天到来时的无所事事。“纵十分、春到邮亭,赋怀应是断肠句”,意思是说:即使春天到了邮亭,也不过是一场空,只能写成满肚子悲伤的诗罢了。这是说,春天来了,可自己却感到空虚无趣,只能写出满肚子悲伤之诗。“赋怀”,指诗人抒发情怀,“赋”,同“傅”,寄托、抒情的意思。
“青青原上荠麦”,意思是说:青青的原野上长满了荠菜和小麦,它们都被东风无情地吹得东倒西歪。“青青原上荠麦”,既写出了原上的景色,又写出词人对世事的感慨。“还被东风无赖,翻成离绪”意思是说:原野上的荠菜、小麦被东风吹得东倒西歪,反而成了离别时的愁绪。这句既写出了原上的景色,又写出了词人的离愁。
“望极天西,惟有陇云江树”,意思是说:望尽天际西去的地方,只有那绵延起伏的陇山和江边郁郁葱葱的树木。“望极天西,惟有陇云江树”是写景抒情。“望极天西”,是说极目远眺天际西去的地方。这一句既写出了词人眺望远方的所见所感,又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惟有陇云江树”意思是说:只有那绵绵的陇山和江边的树林还在。这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既写出了词人眼前的景物,又写出了他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陇山,又名陇右山,在今陕西、甘肃一带,是古代关陇五州的屏障,地势险要,有“陇右雄镇”之称。江树,江边的柳树。这里的“陇云”和“江树”都是借代故乡的象征。
“斜照带、一缕新愁,尽分付、暮潮归去”意思是说:夕阳斜照,带着一缕新愁,都交给了暮潮回去吧!这两句既写了夕阳斜照的景象,又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愁苦。“斜照带”“新愁”,既写出了夕阳斜照的景象,又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尽分付、暮潮归去”,“暮潮”,指傍晚的潮水。潮水随着太阳的落下慢慢退去,就像要把词人的忧愁也带走似的。这两句既写出了夕阳斜照的景象,又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愁苦。
“步闲阶、待卜心期,落花空细数”,意思是说:独自漫步于台阶之上,等待着自己的心意相投的人出现,只是白白地细数着落花而已。“步闲阶”,是说独自漫步在台阶上,“待卜心期”,是说等待自己心意相投的人的出现。“落花空细数”,意思是说白白地数落着落花而已。“步闲阶”、“待卜心期”是说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落花空细数”是说词人空自伤悼落花而毫无结果的惆怅心情。“步闲阶、待卜心期”,是说独自漫步在台阶上,等待着自己心意相投的人出现,但是却没有遇到。“步闲阶、待卜心期”,是说独自漫步在台阶上,等待着自己心意相投的人出现,但是却没有遇到。这两句既表现了词人的内心孤独寂寞之感,又表现了词人空然伤感之情。
【赏析】
《绮罗香·渔浦有感》是南宋词人陆游晚年在杭州所作一首咏物词。这首词上片写景寓情,下片托物言志。全篇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构思缜密。
上片写景抒怀。开头三句写渔浦夜景:“浦月窥檐,松泉漱枕。”“浦月”,指湖上泛舟归来时月光洒在屋檐上的景致;“松泉”,指泉水流过枕头的意境。一个“窥”字,一个“漱”字,既写出了月光和泉水给人带来的清幽感受,又表现出一种静穆、恬淡的氛围。接下来四句写景中寓情:“屏里吴山何处,暗粉疏红,依旧为谁匀注。”“吴山”指浙江会稽山;“屏里”即屏风之内,这里指居室之中;“暗粉疏红”,指落花的颜色暗淡且稀疏;“依旧”表明落花年年都会这样凋零,而“为谁”却无人知晓,这四句既写出了眼前景象,又表达了词人对落花的怜惜及对美好青春流逝的哀叹之情。“都负了、燕约莺期,更闲却、柳烟花雨”,这几句是对前面所写的景象的概括,同时也暗含着对春天的到来的无奈与失望之情。“都负了、燕约莺期”,意指春天来临之际本该是燕儿和黄莺欢聚的时刻,然而却被词人辜负了;“更闲却”,则是说除了柳树和鲜花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无聊。这两句既写出了词人对春天到来时的无所事事,也表达了词人对春天到来时无法把握的无奈情绪。
下片托物言志。开头六句写原上荠麦、陇云江树:“青青原上荠麦,还被东风无赖,翻成离绪。”“原上”,指原野或田野;“青青”形容颜色鲜艳;“荠麦”,指野生的植物;“东风”,指春风;“无赖”,是调皮的意思;这些词语共同勾画出一幅原野上荠麦、青草随风摇曳的美丽画面,同时暗喻着词人心中复杂的情感——他既想远离尘世喧嚣、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被无情地打破了,又被春天的气息搅得心绪不宁。接下来的四句写词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望极天西,惟有陇云江树。”这两句既写出了词人眺望远方的景象,又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惟有陇云江树”,既写出了词人眺望远方的景象,又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望极天西”,意味着词人的视线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视线范围;“惟有”表示只剩下;“陇云江树”则是用陇山和江边的树林作为代称,表达出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结尾两段写暮潮归去与落花空数: “斜照带、一缕新愁,尽分付、暮潮归去。”“斜照”,即夕阳西下时斜阳的余晖;“新愁”,指词人内心的愁苦;“暮潮”,指傍晚潮水的上涨;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夕阳斜照的景象,也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苦之情。“尽分付、暮潮归去”,意味着词人将内心所有的愁苦都寄托给了暮潮;“落花空细数”,意味着白费心思地数着落花而已。这两句既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苦之情,也表达了词人无法挽回失去的美好时光之意。
全词通过描写词人在渔浦看到的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思绪,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年华老去、青春不再的感叹与失落之情。整首词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