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无处避炎光。山中有草堂。安然一枕即仙乡。竹风穿户凉。
名不恋,利都忘。心闲日自长。不须辛苦觅琼浆。华池神水香。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作者以草堂喻人,借竹风穿户之凉来表现自己的清高脱俗。词人通过“山中有草堂”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对名利淡漠、追求自然超然的生活态度。全词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答案】
①谁言:岂止说。②避炎光:躲避炎热的日光。③仙乡:神仙居住的地方。④穿户凉:风吹着窗子,使人感到清凉。⑤名不恋:名声不留恋。⑥心闲日自长:心情闲适,日子便一天天延长。⑦须:须要。⑧琼浆:美酒。⑨华池神水香:华池是天上的美酒,芳香无比。⑩意:这里指诗人的思想感情。译文:谁说世间无处躲过烈日骄阳,山中有个草堂就是我的仙乡。安然入梦一觉便成仙乡。清风穿过窗子送来阵阵凉爽。我不求名也不贪利,只求心境悠闲自在,日日夜夜地快乐无边。我不费心思去寻找美酒,那华池神水的芬芳香气就在眼前。赏析:①上片首句点明题旨,“山中草堂”,是作者所居之处,也是作者所向往的“神仙居处”。第二句紧承上文,说明他为何要选择“山中草堂”作为“仙人居所”。这两句是全词的关键所在,它概括了词人的整个创作动机,也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谁言”二字,道出了词人对世人的疑问和不解,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自信的态度。②下片写自己的心态和生活态度。前两句进一步描写了作者在“山中草堂”中的生活状态。“安然一枕即仙乡”,是说在“山中草堂”里,作者可以安心地睡上一觉,醒来后便是神仙般的境界。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正是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第三句“竹风穿户凉”,既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又表现了作者对“山中草堂”的喜爱之情。“名不恋”、“利都忘”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名不恋”与“利都忘”,表明了他对于名利地位看得很淡漠,而“心闲日自长”一句,则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是宁静而快乐的。最后两句写自己不须寻觅琼浆玉液,因为“华池神水香”就在自己身边。《庄子·逍遥游》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而游于四海之外。”这里的“御风行”是指不受外界干扰而自由自在地行动;“泠然而游于四海之外”则是指超尘脱俗,达到自由自在的境地。这两句既是对“名不恋”、“利都忘”的解释,也是对自己心境的描述。从词人的整体构思来看,这首词是在描绘一个理想的境界——在“山中草堂”里过一种清静、恬淡、闲适、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