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五行造化太幽微。颠倒难穷妙理。
遇此急须进火,速修犹恐迟迟。茫茫何处问天机。要悟须凭师指。
西江月 · 其二
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五行造化太幽微。颠倒难穷妙理。
遇此急须进火,速修犹恐迟迟。茫茫何处问天机。要悟须凭师指。
注释:
- 冬至一阳初动:冬至时,阴气渐消,阳气初生。
- 鼎炉光满帘帏:炉火燃烧,光芒四射,照亮了帘帏。
- 五行造化: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造化指的是自然界的生成和变化。
- 颠倒难穷妙理:颠倒是指事物的相反相成,妙理是指事物之间的微妙关系。
- 急须进火:必须迅速点燃炉火。
- 速修犹恐迟迟:急忙修理,唯恐迟缓。
- 茫茫何处问天机:迷茫之中,何处能找到答案。
- 要悟须凭师指:要领悟其中的道理,必须请教师傅指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修炼的诗,描述了一个人在冬至时节开始修炼,希望能够通过修炼来领悟宇宙间的奥秘。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自然法则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句“冬至一阳初动”,描绘了冬至时节阳气初生的壮丽景象。这里的“一阳”指的是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标志着冬季的开始。而“初动”则表明阳气刚刚升起,万物复苏的景象。
接下来“鼎炉光满帘帏”,诗人将焦点转向了修炼的场景。炉火燃烧,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房间。这里不仅展现了修炼者的专注和毅力,也象征着他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五行造化太幽微”,诗人进一步探讨了宇宙间的奥妙。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和现象。而造化则是自然界的生成和变化,充满了神秘和未知。
“颠倒难穷妙理”,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在阴阳对立的统一中,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既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也不是完全的混沌一片。而是通过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状态。
“遇此急须进火,速修犹恐迟迟”,这句诗表达了修炼者对时间的紧迫感和对成功的渴望。他们深知时间宝贵,因此急于求成;但又担心过于急促地修炼会损害自身的健康和精力。这种矛盾心理反映了人类对于成功与幸福追求的矛盾性。
最后两句“茫茫何处问天机,要悟须凭师指。”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困惑和挑战,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然而,只有通过请教老师和智者,才能够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
这首诗通过对冬至时节修炼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宇宙间奥秘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规律和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同时,它也传达了人类对于成功与幸福追求的矛盾性以及人生道路上的困惑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