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地朔风凛凛,漫天瑞雪霏霏。园林万木变枯枝。因甚松篁独翠。
只为春花竞发,却教秋叶争飞。若无荣盛便无衰。悟此方名达理。
【注释】
- 西江月:宋词中一种体裁的名称。又名“百字令”、“秋水共长天一色”、“临江仙”等。其特点是上下片各有一首词,每首词均以“西江月”为题,上阕三、四句押仄声韵,下阕三、四句也押仄声韵;两阕之间有过渡性语句,如“似曾相识燕归来”,使两阕之间有紧密联系。
- 其二:指词的第二首。
- 万木变枯枝:万木皆已凋零。
- 因甚(nǐ):什么。
- 松篁(huáng):指松树和竹子。
- “竞发”句:形容各种花草树木争奇斗艳,欣欣向荣地生长着。
- 若无荣盛便无衰:如果没有了荣华富贵就会没有衰败。
- 达理:通达事理。
【赏析】
这首《西江月》是作者于元代至正三年冬所作,当时诗人任广东道宣慰使判官。
上片写景抒情。前两句写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后两句写园林万木皆变枯枝,而只有松、竹依然翠绿。这几句,通过朔风和瑞雪的描写,烘托了冬天的严寒气氛;通过园林万木的描写,烘托出春天来临之前的沉寂景象。最后两句用反问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他看到万木凋零,唯独松和竹青翠欲滴,便想到万物皆有盛衰,只有不趋时俗,保持本色的人才能通达事理。
下片写物比兴,抒发感慨。前两句写百花争艳,却不如菊花傲霜斗雪的品格。“竞发”与前文的“园林万木变枯枝”相照应,“争飞”与前文的“松篁独翠”相对应。这三句,运用了比喻手法,赞美了菊花不畏寒冬,傲然挺立的姿态和品格。最后两句进一步点明主旨,指出只要人们不追求荣华富贵,就能保持高尚的节操。
全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一种淡泊名利、高扬气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