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啼破纱窗晓。兰缸一点窥人小。春浅锦屏寒。麝煤金博山。
梦回无处觅。细雨梨花湿。正是踏青时。眼前偏少伊。

【解析】

本首词作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东都洛阳。上片写春景,下片写春情。上片前两句写景:黄莺啼破纱窗晓,春意已浓;兰缸一点窥人小,闺中少妇独处孤寂寂寞。“春浅锦屏寒”,以“春浅”点明时节是春天;“锦屏寒”则写出了闺人对春天的冷漠。后两句写闺人的心情,她盼望春天的到来却又害怕春天的到来。“梦回无处觅”写她对春日的期盼和无奈,“细雨梨花湿”写春雨如泪,梨花似血。“正是踏青时”写她盼春不见春,却盼见别样春,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也是词人表达自己情感的关键所在,“眼前偏少伊”,写她的孤单、失落、惆怅。

【答案】

①黄莺啼破纱窗晓——黄莺在清晨啼叫,声音清脆悦耳,打破了寂静的夜晚,也打破了闺中少妇的清冷寂寞。②兰缸一点窥人小——用一炷香的微烟来比喻少妇的娇小玲珑,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寂寞。③春浅锦屏寒——春天虽然来了,但还不太深;闺中少妇虽然也感到了春暖,但是内心还是寒冷的。④梦中何处觅——梦中不知身在何处,只能寻找梦中的影子。⑤细雨梨花湿——细雨如泪,梨花如血,闺中少妇的心也被淋得湿润而沉重,她独自承受着这种痛苦。⑥正是踏青时——正是可以出来赏心悦目的时候,可是闺中少妇却因为思念远方的亲人而不敢出门,只好独自在家呆坐。⑦眼前偏少伊——“偏”是副词,意为“偏偏”“恰好”,表示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这里用来强调闺中少妇的思念之情。⑧偏——偏要,偏偏。⑨赏析:这首词写闺中少妇思念情人的苦闷心情。开头三句写春天来了,可闺中少妇却感到春意不浓,心中寒冷。接着写她在梦中也找不到爱人的影子。最后说,正好是赏花的好时光,可是自己偏偏没有情人来陪伴,只有独自在家思念情人。全词语言通俗自然,感情真挚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