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诞平生百不忧,未应摇落学悲秋。
傥来节物知寒暖,泛应宾朋任去留。
落帽粗豪非宿好,插花姿媚怯英游。
不如只把茱萸看,免叹尊前岁月流。

【注释】

  1. 九日遣兴:借写九日重阳节的习俗,抒发自己豪迈旷达之情。遣兴:即兴吟咏,以排遣心中的郁结。
  2. 百不忧:指平生没有忧虑之事。
  3. 未应摇落(yāoluo)学悲秋:指不必像秋天一样因草木凋零而伤感,意谓年岁渐老,自然有生老病死,用不着忧愁。
  4. 傥(tǎng)来:偶然、无意之间获得。
  5. 知寒暖:能辨别冷暖。
  6. 泛应:随意应对,无拘无束。
  7. “落帽”二句:指文人雅士在酒宴中脱帽饮洒,任凭帽上之花随风飘落,表示潇洒自在,不受世俗礼教的拘束。
  8. 插花:插在头发上的花朵。
  9. 姿媚:姿容美好。
  10. 怯英游:畏缩不前,不敢涉足。
  11. 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古人认为重阳节插茱萸可以避邪驱凶,故称“茱萸”。
    【赏析】
    这首七绝,写重阳节的习俗,抒写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首联:“散诞平生百不忧,未应摇落学悲秋。”意思是说,我平生逍遥快乐,没有烦恼忧虑的事情;也不至于像秋天那样悲叹自己的衰老与生命无常。这里,“散诞平生”是说诗人一生放荡不羁,无所顾忌,“百不忧”,表明他没有什么可忧虑的。“未应摇落”是说人到老年,不必像秋天那样悲叹生命短促和时光流逝。“摇落”是落叶的意思,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正是万物衰败的季节,所以人们往往在这个季节里感慨生命短促;而“未应”二字则否定了这种感慨,说人到老来,不必如此,因为人生总有起落,岁月总是有限的。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
    颔联:“傥来节物知寒暖,泛应宾朋任去留。”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些偶然得来的节令之物,懂得分辨冷暖;至于宾客们来了又去,我也随他们去吧,不去干涉。“傥来”指偶然得到的;“泛应”指随意应付;“寒暖”指冷暖变化、天气冷暖;“宾朋”指客人、朋友。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幻的超然洒脱的态度。
    颈联:“落帽粗豪非宿好,插花姿态怯英游。”意思说,我在宴会中脱下帽子喝酒,举止豪迈而不拘小节;但看到插在头上的花朵就感到羞涩,害怕被众人讥笑,所以不敢前去观赏。“落帽”是古代的一种风俗,文人们常常在宴会中脱帽饮酒。“粗豪”指豪爽直率的样子;“宿好”是指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插花姿态”指女子插花时的姿态;“怯”指畏惧、胆怯;“英”指英俊,这里指男子。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和对女性美的欣赏与畏惧。
    尾联:“不如只把茱萸看,免叹尊前岁月流。”意思是说,不如只是看一看插在头上的茱萸吧!这样可以避免感叹时光流逝,珍惜眼前的欢乐时光。“尊前”指宴会之中;“岁月流”指光阴消逝。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珍惜眼前欢乐时光,不徒为过去而悲哀的情感。全诗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富有情趣,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