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叠香罗,玉纤微把燕支污。靓妆无数。十里扬州路。
怨绿啼红,总道春归去。君知否。画阑幽处。留得韶光住。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如梦令”、“金缕曲”。双调,四十八字,平韵,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其二:词牌名“点绛唇”的第二首。
置酒:摆设酒席。
芍药:指牡丹花。
【译文】
香罗乱叠,纤纤玉手轻抚燕支花,美丽的女子涂脂抹粉,无数靓妆在十里扬州路上竞相开放。
她们怨春归去,啼红怨绿,总说春天要走了,你了解吗?画栏幽深处,留住了美好的韶光。
赏析:
此词写一位佳人,借对盛开的芍药的描写,表达了她对青春易逝和时光荏苒的感叹。全篇以“点绛唇”为主调,语言优美、音律谐婉,意境深远,情感细腻。
上片起二句写佳人打扮。“香罗”三句写佳人的妆扮。“香罗”,即香罗衫,一种用香罗帛制作的上衣。“微把”,微微地拿,形容动作之轻柔。燕支,即胭脂。“靓妆”,是修饰打扮过的容貌,这里指佳人的容颜。“无数”,形容众多。“扬州路”,即扬州城。“十里”三句承上启下,写佳人在城中所见的景致。“怨绿啼红”,指春天将暮,花儿含苞欲放又纷纷凋零的景象。“总道”三句,言佳人见此景象不禁感慨万千,认为春天即将离去,青春也即将消逝。“君知否”三句,由景及情,由己及人,抒发了佳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留得韶光住。”结语,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者,留驻芳华不使消逝;虚者,暗示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词语言优美、音韵和谐、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