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幄成阴,谁家帘幕。绮罗香拥处、觥筹错。清和将近,奈春寒更薄。高歌看簌簌、梁尘落。
好景良辰,人生行乐。金杯无奈是、苦相虐。残红飞尽,袅垂杨轻弱。来岁断不负、莺花约。
【注】:
翠幄成阴,谁家帘幕。绮罗香拥处、觥筹错。清和将近,奈春寒更薄。高歌看簌簌、梁尘落。(翠幄成阴,是谁家的帘幕,绮罗香被拥着的地方,酒杯交错)清和将近,怎奈春寒还更薄。高声歌唱,看梁上尘土落下。(清和将近,春寒更薄,高声歌唱看梁上尘土落下)
好景良辰,人生行乐。金杯无奈是、苦相虐。(好景良辰,人生行乐,金杯无奈是,苦相虐)
残红飞尽,袅垂杨轻弱。(残红飞尽,袅垂杨轻弱)
来岁断不负、莺花约。(来岁断不负,莺花约)
赏析:
这首词写春天的景色和心情。首句起得突兀有力。“翠幄成阴,谁家帘幕”,写的是在明媚的春光里,庭院里绿树成荫,帘幕低垂,娇艳的花朵散发出阵阵幽香。接着两句由景及人:“绮罗香拥处、觥筹错。”这里既描绘了美人醉态,又渲染了宴会气氛,表现了人们纵情欢乐的情景。“清和将近,奈春寒更薄”,点明时序为早春。“高歌看簌簌、梁尘落。”这一句承前启后,由室内而到户外,写宴饮之热烈。最后三句则由欢聚写到离别。“好景良辰,人生行乐。”这是对前面欢声笑语的总结。“金杯无奈是、苦相虐”,这是对宴散之后的一种感受。结拍两句“残红飞尽,袅垂杨轻弱。”是全词的收束,也是结尾。这两句既是对前面描写的总括,又是对后面感情发展的概括。“残红”,指落花;“垂杨”,即杨柳,此处借代美女。作者在这里以残花飘零来暗喻青春易逝,以杨柳依依来暗喻美人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