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雨还堪拾。道非花、又从帘外,受风吹入。扑落梅梢穿度竹,恐是鲛人诉泣。积至暮、萤光熠熠。色映万山迷远近,满空浮、似片应如粒。忘炼得,我双睫。
吟肩耸处飞来急。故撩人、粘衣噀袖,嫩香堪浥。细听疑无伊复有,贪看一行一立。见僧舍、茶烟飘湿。天女不知维摩事,漫三千、世界缤纷集。是剪水、谁能及。

【注释】雨还堪拾:还可以拾起。

道非花:花不是道路,即“路”字非“花”。又从帘外:好像又从窗外飘进。受风吹入:被风吹进来。

扑落梅梢穿度竹:落在梅子上打湿了竹枝,像雨点一样穿过竹林。恐是鲛人诉泣:恐怕是鲛人的哭泣声吧。

积至暮:直到傍晚。萤光熠熠:萤火虫闪烁着。

色映万山迷远近:那色彩映照着千山万水,令人分不清远近。满空浮、似片应如粒:满天浮动,就像片片的云,又像是一串串的珍珠。

忘炼得,我双睫:忘却炼制,睫毛都粘上了。

吟肩耸处飞来急:吟诵的时候,忽然来了一阵急风。故撩人、粘衣噀袖:这阵风故意撩拨人,把衣襟和袖子都弄湿了。

细听疑无伊复有:仔细地听,好像没有她的声音,但又隐隐约约地似乎还有呢。贪看一行一立:因为喜欢而不停地观看,一会儿看这边,一会儿看那边。见僧舍、茶烟飘湿:看到了寺庙里的炊烟也变得湿润了。

天女不知维摩事:不知道天上的仙女是否知道维摩诘的事。漫三千、世界缤纷集:随意地让三千大千世界里的事物纷纭聚集。是剪水、谁能及:像剪刀剪出的水面,又有谁能比得上它呢?

【译文】

一场春雨又可以捡起,但又不是雨,而是路,它又像花一样飘落到窗边。被风吹进来落在梅子上打湿了竹枝,好像下雨点一样穿过竹林。

在傍晚,看到萤火虫闪烁着,它的光彩映照着千山万水,令人们分不清远近。满天的云彩浮动不定,就像一片一片的云,又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

我忘记了炼丹的事情,连睫毛都粘满了。在吟诵的时候,忽然一阵急风吹来。这阵风故意撩拨人,把衣襟和袖子都弄湿了。

细细地听,好像没有她的声音,但又隐隐约约地似乎还有呢!因为喜欢而不停地观看,一会儿看这边,一会儿看那边。看到了寺庙里的炊烟也变得湿润了。不知道天上的仙女是否知道维摩诘的事。随意地让三千大千世界里的事物纷纭聚集。像剪刀剪出的水面,又有谁能比得上它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此词描写了一场春雨过后的景色以及作者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上片写雨后春景。首句点题,说明这场春雨并非寻常之雨。“道非花”三句,写雨中所见。花本非径路,这里却仿佛被风雨所吹入;竹叶、梅花、竹影,皆为雨点打落,飘洒满地,景象十分动人。“恐是”以下,想象雨中景物的变化。“鲛人”指鲛人(传说鲛人所居之处,常生珠树,其泪滴成明珠)。此处以鲛人之泪喻雨滴,说它们在雨中化成点点晶莹的珍珠,使天地间一片明亮。“萤光熠熠”,则写出雨后夜色中萤火虫的闪烁。“色映万山”,写雨过天晴后,万山千水皆呈现出一派清新明丽的景象。

下片写雨后天景。首句承接“色映万山”而来,言此时雨已止,天空湛蓝,阳光普照,使人感到格外清新。接着写人在雨后的喜悦与激动。“吟肩耸处”,既写出了雨后的清新空气使人振奋的精神,又描绘出诗人吟咏时情态活泼的神态。“故撩人”两句,写雨后空气新鲜,使人流连忘返。“细听疑无伊复有”,既表现出雨后万物生机勃发的景象,也表现了诗人对雨后新景的喜爱与陶醉。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漫三千”四句,将雨后的世界比喻为三千大千世界的纷纭聚集,既写出了诗人对雨后世界的惊叹,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整首词通过咏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