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字亲裁,泪巾偷裛,细说旧时。记笑桃门巷,妆窥宝靥,弄花庭前,香湿罗衣。几度相随游冶去,任月细风尖犹未归。多少事,有垂杨眼见,红烛心知。
如今事都过也,但赢得、双鬓成丝。叹半妆红豆,相思有分,两分青镜,重合难期。惆怅一春飞絮,梦悠扬教人分付谁。销魂处,又梨花雨暗,半掩重扉。

诗句解释:

  1. 锦字亲裁,泪巾偷裛,细说旧时。记笑桃门巷,妆窥宝靥,弄花庭前,香湿罗衣。 - 这个部分描绘了诗人与爱人之间的深情厚意。“锦字”可能指的是一种用丝织品写的情书或信物,而“泪巾”则指泪水沾湿的头巾,象征着思念之深。通过回忆起他们曾一起走过的桃木门巷、化妆的场景和在花庭中嬉戏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爱情的珍惜。
  2. 几度相随游冶去,任月细风尖犹未归。 - 这里描述了他们曾经共度时光的场景,无论是出游还是游玩,总是在一起。尽管月亮已经爬上树梢,微风拂过,他们仍未归来。这表达了他们对于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和哀伤,以及他们渴望再次与对方相聚的愿望。
  3. 多少事,有垂杨眼见,红烛心知。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许多事情的回忆。垂杨是指杨柳,常被用来比喻青春易逝和离别之情。红烛则暗喻着爱火,意味着这些回忆如同燃烧的蜡烛一般炽热而明亮。
  4. 如今事都过也,但赢得、双鬓成丝。 - 这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虽然过去的事都已过去,但是他们的生活却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艰难。双鬓成丝,形容他们的两鬓已经开始变白,这是时间对他们的惩罚,也是他们对逝去青春的无奈接受。
  5. 叹半妆红豆,相思有分,两分青镜,重合难期。 - 这里诗人提到了“半妆红豆”这个典故,它通常象征着相思之情。红豆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因为它的果实形状像心形,因此常常被用来比喻爱情。这里的“半妆红豆”可能是比喻他们的爱情充满了相思和期待。而“两分青镜”,则可能指的是镜子中的自己,暗示了他们对未来复合的期望和希望。
  6. 惆怅一春飞絮,梦悠扬教人分付谁。 - 这是诗人表达的失落和无助。春天的飞絮象征着飘散的爱情和无法挽留的时光。他梦见自己的情人,但是醒来后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告诉对方。这种无力感和悲伤让他感到非常沮丧和绝望。
  7. 销魂处,又梨花雨暗,半掩重扉。 - 最后这一句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这里的“销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悲痛和痛苦。梨花雨暗则描绘了一幅梨花盛开的景象,但因为雨水而显得朦胧不清。半掩重扉则可能意味着诗人的家或者他的居所被风雨笼罩,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译文:
我亲手裁剪了书信上的字句,偷偷地将它缝制在小巾上,想要告诉你我心底的思念。记得我们曾经一起走过桃花门巷,那时的笑声、妆容、花卉、香气,一切都历历在目。那些日子我们一起游荡在夜晚的小路上,月光下的风儿轻轻吹拂,似乎连影子都在等待我们的归来。可是,随着时间流逝,所有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只剩下我独自承担着岁月带给我的沧桑。感叹自己如今已是满头白发,心中依旧怀揣着对你的思念。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无情,我们的感情如同垂杨树一般,眼看着就要凋零;我们的心情如同燃烧的蜡烛一般,明明知道彼此的心却难以再度交融。如今我只能在春风中叹息,看着飞舞的柳絮让人心生愁绪,梦中的你仿佛在向我倾诉却又无法传达给你。在这梨花纷飞的季节里,我独自一人面对着紧闭的家门,心中满是寂寞与悲凉。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关于时间流逝和爱情消逝的故事。从“锦字亲裁”、“泪巾偷浥”开始,诗人就设定了一个充满情感的背景,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来表达对现状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接着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述(如“笑桃门巷”、“妆窥宝靥”、“弄花庭前”),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的世界。然后,诗人通过“几度相随游冶去”等句子,展示了他和爱人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他们对这些时光的深切留恋。然而,随着季节的变迁,所有的美好时光都成为了过去(“而今事都过也”),使得诗人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但赢得、双鬓成丝”),并承受着相思之苦(“惆怅一春飞絮”,“销魂处”)。最后,诗人通过“半掩重扉”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和无助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而深刻。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也表达了他对现实残酷和无奈的感慨,同时更是对爱情消逝的深刻思考和抒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