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潘郎两鬓,更禁得、几番秋。怅病骨臞臞,幽怀渺渺,短发飕飕。云边一声长笛,这风情、多属赵家楼。敧枕困寻药裹,薰衣慵讯香篝。悠悠。
老矣复焉求。何止赋三休。念少日书癖,中年酒病,晚岁诗愁。已攀桂花作证,便从今、把笔一齐勾。只有烟霞痼疾,相陪风月交游。
【注释】
乙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病中:作者因病在家闲居,心情郁闷。
潘郎:指作者自己,因曾与名妓赵飞燕私通,所以自谦为“潘郎”。
秋风萧瑟、云边长笛、幽怀渺渺、敧枕困寻、薰衣慵讯等词都是写病中的凄凉景象。
烟霞痼疾:指爱好山水画。
【译文】
病中的我,两鬓又添了白发,还能禁受得了几次秋天的风霜?
病后的体形瘦削,心境也如秋日之景;我那憔悴的容颜,就像那被风吹落的树叶一样。
病中的我,常常倚着枕头寻找药物,又懒得去熏香暖被。
老矣复焉求,何止赋三休,这四句是回忆年轻时对书法和绘画的兴趣,以及中年时沉迷于酒和诗的情怀。
已攀桂花作证,便从今、把笔一齐勾,这是说已经找到了爱好山水画的依据,因此决定从此开始创作。
只有烟霞痼疾,相陪风月交游,这是说除了山水画之外,我还爱好其他的艺术品。
赏析:
这首《木兰花慢》是苏轼在病中的自述之作。上片主要叙病后的生活和感受。开头四句写自己的衰老状态:两鬓又添了白发,还能禁受得了几次秋天的风霜呢?接着写病骨消瘦、神情恍惚、懒于寻药、倦于熏香,以表现病后生活的无聊和寂寞。下片主要是抒写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热爱,并表示决心从此开始投身于书画艺术的创作之中。“已攀桂花作证”,点明题意,表明自己爱好书画的决心。“从今”二字,表明从此以后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书画创作中去。结语二句,既表明自己今后要追求高雅的艺术,又要继续与世俗的风月交游,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全词通过对病后生活的描述和对生活情趣的热爱来反映苏轼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