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酒浮萸菊。记年年、重阳嘉节,开尊华屋。绿鬓朱颜春不改,彼美人兮如玉。有锦绣、珠玑满腹。户外红尘飞不到,受人间、倒大清闲福。数花甲,才八六。
十分秋色呈新绿。一簇儿、池馆亭台,左梅右竹。柳下系船花下饮,不减西园金谷。更橘外、安排棋局。独立小桥明月夜,唤莺莺、低唱双飞曲。有子也,万事足。
【注释】
(1)浮萸菊:指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之风俗。茱萸、菊花都是九月九日的应节食物。
(2)绿鬓朱颜:指年青人,年轻美貌的人。
(3)彼美人兮:你这样的美人啊。美人:这里指词人的妻子王氏。
(4)锦绣:比喻才华横溢,如织锦一样华美。珠玑:珍珠玉石。比喻才学丰富。
(5)倒大清闲福:指清闲自在的生活福气。倒清闲:形容生活很清闲。
(1)秋色:指秋天景色。新绿:指春天刚刚长出的新叶。
(2)池馆亭台:即池馆亭台楼阁,泛指美丽的园林建筑。左梅右竹:形容园中树木分布得非常整齐。左梅右竹:形容庭院布局美观大方。
(3)柳下系船花下饮:意思是在柳树下系船,在花下喝酒。
(4)金谷:指东晋时石崇的别墅金谷园,此处代指豪华富丽的居所。
(5)橘外:橘树旁边。
(6)安排棋局:布置下围棋盘,准备下棋。
(7)子也:你的儿女儿子们也,指子女们也很贤孝。
【赏析】
这是一首贺新婚诗,作者通过祝贺妻子王氏新婚之喜,抒发了对夫妻和睦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与祝愿。全诗语言优美,情真意切,是一篇佳作。
“寿酒浮萸菊。”开篇就点明了重阳节的节日气氛。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诗人在此为新婚之喜而设宴,自然要举杯祝福妻子长寿。“绿鬓朱颜春不改”四句,写妻子王氏青春常驻,红颜未老,美丽如玉。“绿鬓朱颜”、“彼美人兮”两句,用典,《诗经·卫风·硕人》中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这里以“绿鬓朱颜”喻女子之美。“有锦绣、珠玑满腹”四句描写妻子才情出众,学问渊博,生活富有情趣。“户外红尘飞不到”,写出了妻子的清雅脱俗。此联运用典故,化用屈原《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句。诗人借屈原自况来写自己志趣高雅,不随流俗。这四句是对妻子的赞美和祝愿。
接下来四句写婚后的美好生活:“一簇儿、池馆亭台,左梅右竹。柳下系船花下饮,不减西园金谷。”“一簇儿”三字,既写出了居所的小巧玲珑,又暗示其珍贵难得;“池馆亭台”“左梅右竹”,既写出了居所周围环境的优美宜人,又写出了妻子生活的优雅舒适。“柳下系船花下饮”,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图景,使人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闲适之情。“不减”两字,表明这种生活不比富贵人家逊色分毫。这里的“金谷”指的是石崇的金谷园。石崇曾于洛阳建金谷园,后因事被诛,他的好友范晔曾作《石门铭》,文中说:“金谷之水,洛河之源。”所以,“不减”就是不逊色的意思。此句是说,妻子的居所虽然比不上石崇的金谷园那样豪华富丽,但同样也是一处幽静优美的好地方。“橘外”,指橘树旁边,这里代指棋盘旁边。“更橘外、安排棋局”,是说在橘树旁安排下棋局,准备下棋。“独立小桥明月夜”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图景,使人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闲适之情。“独立小桥明月夜”一句,既写出了妻子独自欣赏月夜美景的情景,又表现出妻子内心的孤寂和寂寞;“唤莺莺、低唱双飞曲”,则描绘了妻子在月光下呼唤黄莺儿低声细语地歌唱着优美的曲调。这两句既写出了妻子在丈夫面前的娇媚动人、柔情似水,又表现了丈夫对妻子的深情厚意。
最后四句是祝愿:“有子也,万事足。”(《诗经·大雅·生民》)希望妻子能够生下孩子,使家庭更加美满幸福。“子”在这里代指子女。“万事足”三字,既是对妻子的祝愿,也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