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暗柳藏烟,红淡花经雨。更着如花似玉人,艳态娇波注。
纤手捧瑶卮,缓遏歌云缕。只恐莺花不解留,还逐东风去。

绿暗柳藏烟,红淡花经雨。

更著如花似玉人,艳态娇波注。

纤手捧瑶卮,缓遏歌云缕。

只恐莺花不解留,还逐东风去。

这首诗的译文是:
绿色笼罩着柳树仿佛烟雾,红花在雨水中显得淡薄。
还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子,她的美丽姿态娇美动人。
她的手捧着玉制的杯子,缓缓地唱歌。
只怕那些美丽的花儿和柳树不懂得留下,它们会跟随东风吹走。

这首诗的赏析如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日的美景和人物的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诗中的“绿暗”、“红淡”等词汇,不仅展现了春天的色彩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诗人以“绿暗柳藏烟,红淡花经雨”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紧接着,“更著如花似玉人,艳态娇波注”,则引入了画面中的人物——一位美丽如花似玉的女子。她的出现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也增添了几分诗意。

“纤手捧瑶卮,缓遏歌云缕。”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优雅的姿态和温柔的情感。同时,“只恐莺花不解留,还逐东风去”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生命循环的理解。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才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