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芳满地,秀色连天,和烟带雨萋萋。几许芳心,还解报得春晖。当时谢郎梦里,似殷勤、传与新诗。却为甚、动长门怨感,南浦伤离。
追想天涯行客,应解拥车轮,步步相随。惆怅如丝,正是欲断肠时。凭高望中不见,路悠悠、南北东西。春去也,怨王孙、犹自未归。
【注释】
浓芳满地:形容花很多。连天:形容花很多,一直延伸到天空。
萋萋:形容草长得很茂盛的样子。
谢郎:指东晋才子谢安,这里用典自谦。梦里:梦中相见。新诗:新写的诗歌。
动长门怨感:触动了长门怨的故事。长门,汉宫嫔妃陈阿娇失宠后居住的宫殿名,这里借指被废的妃子。南浦伤离,出自《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是说追求爱情的困难和痛苦。伤离,因离别而悲伤。
行客:旅行的人。
惆怅如丝:形容心中极度惆怅、忧愁的样子。
王孙:王子或贵族子弟,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写柳絮飘飞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愁思。起首三句点出柳絮纷飞,满地芳华,连天秀色,与烟雨相融,极写其繁盛。接着以“几许芳心”四字总领下文。“还解报得春晖”五句写柳絮的品格和功能。“当时谢郎梦里”一句,化用刘禹锡《杨柳枝》“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暗喻柳絮的柔美;“似殷勤、传与新诗”一句,则暗用南朝乐府《杨叛儿》“折花门前看,恨郎教断绝”的诗意,写自己对柳絮的喜爱之情。这两句虽写柳絮,实亦自喻,言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然而,由于不能自由恋爱,反而引起“动长门怨感”的悲哀。“却为甚、动长门怨感”一句,既是对前面所写“谢郎梦里”的承接和深化,又是全词感情发展的结果。“却为甚”三字,既表明自己对爱情的追求,又表明这种追求是徒劳无益的。
过片二句承上启下,写自己对远在他乡的行人的思念之情。“应解拥车轮,步步相随”二句,承上句“却为甚”而来,言自己虽然身在异乡,但仍然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希望他能够早日回到故乡来。“惆怅如丝”二句,承前启后,进一步写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惆怅如丝”二句,既写出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又表现出自己在思念友人过程中的痛苦心情。
最后二句收束全词。由前面的“却为甚”、“却为甚”二句可知,诗人本想借助柳絮来表达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但结果却是徒劳无益。因此,诗人发出了感叹:“春去也,怨王孙、犹自未归。”意思是说春天已经过去了,但我对你的思念之情却始终没有消失,我仍然希望你能够早日回到故乡来。
此词以柳絮自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和无奈。同时,此词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首先,这首词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其次,这首词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再次,这首词的主题深刻,内涵丰富。最后,这首词的艺术表现力强,形象生动鲜明。因此,可以说这首词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