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前春草乱愁芽。尘暗绿窗纱。钗盟镜约知何限,最断肠、湓浦琵琶。南渚送船,西城折柳,遗恨在天涯。

夜来魂梦到侬家。一笑脸如霞。莺啼燕恨西窗下,问何事、潘鬓先华。钟动五更,魂归千里,残角怨梅花。

【诗句解读】

  1. 阶前春草乱愁芽。尘暗绿窗纱。钗盟镜约知何限,最断肠、湓浦琵琶。南渚送船,西城折柳,遗恨在天涯。
  • “阶前春草”:描述春天的景象,阶前的春草生长得杂乱无章。
  • “愁芽”:春天的草容易发芽,这里用来象征人的情感或思绪开始萌芽。
  • “尘暗绿窗纱”:窗外的窗帘被灰尘覆盖,象征着环境的阴暗和心情的压抑。
  • “钗盟镜约”:古代女子以钗作为定情物,以镜为承诺的象征。这里的“盟”与“约”表明了情感的深厚和承诺的坚定。
  • “知何限”:意味着这份感情或约定的范围是无限的,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
  • “湓浦琵琶”:湓浦是地名,琵琶则是指古时的一种乐器。这里可能指的是送别的场景,琵琶声声更显离愁别绪。
  • “南渚送船”与”西城折柳”:分别指在南方的水边送行船只,以及在西方的城下折取柳枝。这些传统上常用于送别的场景,增添了离别的情绪。
  • “遗恨在天涯”: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不舍,将这份遗憾延伸到了遥远的天涯。
  1. 夜来魂梦到侬家。一笑脸如霞。莺啼燕恨西窗下,问何事、潘鬓先华。钟动五更,魂归千里,残角怨梅花。
  • “夜来魂梦到侬家”:夜晚的时候,梦境中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这里的“侬”是对自己或者对方的亲昵称呼。
  • “一笑脸如霞”:形容对方的笑容如同傍晚天空中的晚霞一样美好而迷人。
  • “莺啼燕恨西窗下”:描述了西窗下有鸟儿在啼叫,燕子在抱怨,营造出一种哀怨的氛围。
  • “问何事、潘鬓先华”:这里提到了“潘鬓”,是一种指代年老的词语。询问为何自己的头发会比同龄人先白,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青春的易逝。
  • “钟动五更,魂归千里,残角怨梅花”:五更时分,钟声响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灵魂已经离开了千里之外,只剩下断断续续的角声伴随着落梅,增添了一份凄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别离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惆怅。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如“春草”、“绿窗纱”、“琵琶”、“莺啼燕恨”等,不仅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也传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