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洗空台榭莹。下尽珠帘寒未定。花开花落几番晴,春欲竟。愁未醒。池面杏花红透影。
一纸短书言不尽。明月清风还记省。玉楼香断又添香,闲展兴。临好景。心似乱萍何处整。
诗句释义
1 宿雨洗空台榭莹:昨夜的雨水清洗了台榭,使其变得晶莹剔透。“宿雨”指的是前一夜的降雨,“台榭”指古代建筑中高台和回廊,常用来指代华丽的建筑或园林。“莹”意为光亮透明。
- 下尽珠帘寒未定:珠帘已经垂下,但寒意尚未完全消退。“下尽”可能是指全部落下或完全覆盖的状态,“珠帘”通常指用珍珠串成的帘子,这里指室内装饰的帘子,“寒未定”表明寒冷的气氛还没有完全散去。
- 花开花落几番晴:花朵盛开后凋谢,天气晴朗多次。这里用“几番”表示多次,“花开花落”描绘了自然界中花朵生命周期的现象,“晴”则描述了晴朗的天空,表达了季节的变化和天气的变迁。
- 春欲竟:春天即将结束,暗示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到来。“竞”意味着接近完成或结束。
- 愁未醒:忧愁还未消散,形容心情的忧郁和不舒展。“未醒”强调了忧愁的持续和未得到缓解。
- 池面杏花红透影:池塘边的杏花在水面上倒映出红色的花影。“池面”即池塘水面,“杏花红透”形容杏花的颜色鲜红,几乎要透过水面看到其倒影,“影”则是杏花在水中的倒影。
- 一纸短书言不尽:一封简短的信无法表达所有的情感。“一纸”指的是一张纸,“短书”指书信,“言不尽”表示言语不能完全表达清楚,有遗憾之意。
- 明月清风还记省:月光和微风让人回忆起某些事情。“明月清风”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象,而在这里可能是指夜晚的自然景观,“还记省”表示这些自然景象常常被想起,“记省”意味着记忆和回忆。
- 玉楼香断又添香:楼上的香气已经消散,现在又增添了新的香气。“玉楼”指华丽的楼阁,“香断又添香”形容楼上曾经的香气已经消失,但现在又有了新的香气,可能是指人的情绪或者氛围有所变化。
- 闲展兴:闲暇时心情愉悦,兴致勃勃地观赏风景。“闲展”可能是指闲暇时的活动,如散步、欣赏等,“兴”表示兴趣和热情。
- 临好景:面对美好的景色。“临”可能是指靠近或欣赏,“好景”指的是美丽的景色或美好的时光。
- 心似乱萍何处整:心绪混乱,难以整理自己的思绪。“心似乱萍”形象地比喻心境的不稳定和杂乱无章,“何处整”表达了内心的迷茫和寻找出路的渴望。
译文
昨夜的雨水洗净了台榭,使之变得晶莹剔透。珠帘已经垂落,但寒意尚未完全消退。花儿开了又落,春天的晴朗多次到来。忧愁还未消散,心情依旧忧郁。池塘边的杏花在水中倒影出红色的影子。一封简短的信无法表达所有的情感。月光和微风让人回忆起某些事情。楼上的香气已经消散,现在又有了新的香气。闲暇时心情愉悦,兴致勃勃地观赏风景。面对美好的景色,心绪混乱,难以整理自己的思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来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开头两句通过描绘台榭的清洁和珠帘的落下,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凉意的氛围。接着三句通过“花开花落”、“寒未定”、“晴”,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易逝,以及由此带来的情绪上的波动。
诗中的“池面杏花红透影”和“一纸短书言不尽”两句,通过对比自然的美和书信的不足,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情感表达的无奈。特别是最后两句“心似乱萍何处整”,“乱萍”象征着无根的漂泊和内心的纷乱,反映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和困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