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善工夫自古难,有谁志学合伊颜。
儒先拈得四书出,名相措诸万事闲。
功向时危尤易见,道于世运实相关。
鲁论一半犹收效,寿国应须安似山。

诗句释义

  1. 兼善工夫自古难:这一句表明,实现全面修养和品德的修行,自古以来就非常困难。”兼善”指的是既要做好个人修养也要关心国家大事,而”工夫”则是指为此付出的努力和实践。

  2. 有谁志学合伊颜:这句表达的是,在历史上,有多少人能够达到像孔子一样的学问境界,并以此影响和教化世人。“伊”是复姓,指孔子,“颜”是他的字。

  3. 儒先拈得四书出:这句话意味着儒家学者能从《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些经典中汲取智慧。“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4. 名相措诸万事闲:这里的“名相”指的是古代的贤明宰相,”措诸”意为处理、运用,”万事”泛指一切事务。这表明一个明智的领导者能以平和的心态处理各种事务,不显山露水,却能取得显著成效。

  5. 功向时危尤易见,道于世运实相关:这里强调了在困难时期(时危),功绩往往更容易显现,而道德和道理(道)更是与世态变化紧密相连。

  6. 鲁论一半犹收效:这里的“鲁论”可能指的是《论语》,“收效”表示有所收获、效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只有部分内容得到应用和实践,也能产生一定的效果。

  7. 寿国应须安似山: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理想状态:国家的长治久安如同巍峨的山峰一样稳固。

译文

兼善工夫自古难,有谁志学合伊颜?
儒先拈得四书出,名相措诸万事闲。
功向时危尤易见,道于世运实相关。
鲁论一半犹收效,寿国应须安似山。

赏析

这是一首赞颂周丞相益公的诗,通过描绘其学识渊博、德行高尚、处事冷静、治国如山等特点,表达了对其的敬佩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寓意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