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先占。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

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娇艳。

《好事近·秋色到东篱》

注释:

  • 秋色到东篱:秋天的气息弥漫到了东边的篱笆旁。
  • 一种露红先占:一种特殊的露水使得红色的花朵最先开放。
  • 应念金英冷淡:应该思念那些在寒冷中开放的金色的菊花,它们并不热烈。
  • 摘胭脂浓染:用浓郁的胭脂涂抹来修饰。
  • 依稀十月小桃花:仿佛十月里的桃花,虽然细小但依然娇艳。
  • 霜蕊破霞脸:像霜一样洁白的花蕊,就像破晓时的美丽面容。
  • 何事渊明风致:为什么陶渊明的气质这么高洁?
  • 却十分娇艳:尽管如此,他的气质还是那么出众和艳丽。

赏析:
此诗以“好事近”为题,意指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诗中通过描述秋天的自然美景,以及一些植物在特定季节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索。首句“秋色到东篱”,便描绘了一幅秋日里篱笆旁景色的图卷,给人以宁静、清雅之感。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不同植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细微之处的关注和感悟。

“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情,既赞美了那些在寒风中依旧坚强的金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中细微之美的珍视和追求。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扩展了对自然美的描绘,诗人将十月中的小桃花比作羞涩的女子,而霜蕊则如同女子的脸颊,清新脱俗。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生动,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纯洁而美丽的画面。

结尾两句“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娇艳。”则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于陶渊明那种高洁、不媚俗的气质的向往,尽管自己可能做不到那样的境界,但仍然希望能够保持一份独特的风采。这两句话虽然简短,但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好事近·秋色到东篱》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珍视。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