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径花零,闭门春晚。恨长无奈东风短。起来消息探荼蘼,雪条玉蕊都开遍。
晚月魂清,夕阳香远。故山别后谁拘管。多情于此更情多,一枝嗅罢还重捻。
踏莎行 · 春暮
扫径花零,闭门春晚。恨长无奈东风短。起来消息探荼蘼,雪条玉蕊都开遍。
晚月魂清,夕阳香远。故山别后谁拘管。多情于此更情多,一枝嗅罢还重捻。
译文:
春天将尽,扫去落叶,踏着小径上的落花,春天已过,门紧闭,春天的晚上格外冷清。我怨恨时间过得太快,春风又太短。我起床出去探寻消息,发现荼蘼花已经开过了,雪条般的茶梅和玉蕊一样都已盛开。
傍晚的月亮清澈明亮,夕阳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离开故乡后的思念,谁能约束?在这里,我的情感更加复杂。我拿起一枝茶梅,闻了一下,又忍不住再次把玩。
赏析:
《踏莎行·春暮》是北宋词人晏殊的词作之一。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对春天的怀念之情。首句“扫径花零,闭门春晚”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天景象,词人扫去地上的落花,闭门深居,等待春天的到来。然而,春天总是匆匆而过,让人心生遗憾。“恨长无奈东风短。”这句感叹时间的流逝之快,无法挽留春天。
接下来两句“起来消息探荼蘼,雪条玉蕊都开遍。”词人起床出去探寻春天的消息,发现荼蘼花都已经盛开了。荼蘼,又名酴醾、木李子,是一种花卉。这里的荼蘼象征着春天的气息。雪条、玉蕊都是花朵的别称,这里指茶梅和玉蕊。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晚月魂清,夕阳香远。故山别后谁拘管?”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月光清澈,夕阳余晖弥漫。这里的“魂清”和“香远”都表现了夕阳和晚月的美丽,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而“谁拘管”则是词人的反问,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离开故乡已经很久了,现在只能在黄昏时刻才能感受到故乡的气息。
最后两句“多情于此更情多,一枝嗅罢还重捻。”词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已经到了极点。他喜欢春天的气息,喜欢春天的花花草草,甚至喜欢春天的一切。当词人闻到一枝茶梅时,他不禁再次把它拿在手中把玩。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对比故乡的情景,也反映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