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为黎民生父母,胜景直须尽寰宇。
岂同臣庶作园池,但隔墙篱分尔汝。
注释:天是黎民的父母,美丽的景色应该尽收眼底。岂能像臣子庶民一样,在园池里游玩赏景?只是隔着墙壁和篱笆,与你们互相玩乐。赏析:诗人以天、地为父母,以黎民为子女,认为天地生养万物,应让它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泽。他赞美大自然,认为它美丽无比,应该尽收眼底。
诗人以天、地为父母,以黎民为子女,认为天地生养万物,应让它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泽。他赞美大自然,认为它美丽无比,应该尽收眼底。
“岂同”意为“怎能”,“园池”指私家园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怎么能像那些大臣、庶民那样,在自己的园囿中,只顾玩赏,而忽略了自然之美呢?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珍爱之情。
“但隔墙篱分尔汝”,意思是说,即使我们相隔只有一堵墙、一道篱笆,也要像朋友一样互相戏耍,共享快乐时光。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与人共享的快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山水情怀和田园情趣,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自然描写手法之一——寓情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