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清可啜,远山翠欲流。
翩然航一苇,浩歌入芦洲。
高堂上木杪,幽人事胜游。
但足箪瓢乐,不知天地秋。
我笔嗟无口,冥搜空掉头。
何如三才杰,等是济川舟。
开卷腾光怪,天上卿云浮。
阿云又嗣音,吾砚不欲留。
平生浪诗声,寒虫号清幽。
已对狂道士,从此敢吟不。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沙溪清可啜,远山翠欲流。
    (沙溪水清可以饮用,远处的山翠绿得似乎要流下来)

  2. 翩然航一苇,浩歌入芦洲。
    (轻盈地划过一根芦苇,放声歌唱进入芦洲)

  3. 高堂上木杪,幽人事胜游。
    (在高堂顶上的树枝梢头,幽静的人事胜过游览)

  4. 但足箪瓢乐,不知天地秋。
    (只满足于用箪和瓢的快乐,不知道是秋天)

  5. 我笔嗟无口,冥搜空掉头。
    (我的笔没有口,冥思苦想却无从下笔)

  6. 何如三才杰,等是济川舟。
    (比起三才中的杰出人才,我也只是济川的一只船)

  7. 开卷腾光怪,天上卿云浮。
    (翻开书页,只见奇异的光怪陆离,仿佛天上有卿云浮动)

  8. 阿云又嗣音,吾砚不欲留。
    (阿云又继承音律,我砚台不想留下)

  9. 平生浪诗声,寒虫号清幽。
    (平生以来只是浪荡诗声,寒虫号叫声清幽幽)

  10. 已对狂道士,从此敢吟不。
    (已经与狂道士相遇了,从今以后我不再敢吟诗)

接下来是诗句的赏析:

  • “沙溪清可啜,远山翠欲流。”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沙溪的水清澈透明,可以让人品尝,而远处的山翠绿欲滴,似乎随时都要流下来。这里的“清”和“翠”都是形容词,用来描绘自然景色的美。
  • “翩然航一苇,浩歌入芦洲。”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轻盈地划过一根芦苇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翩然”形容动作轻快,“一苇”指芦苇,“浩歌”表示大声唱歌。
  • “高堂上木杪,幽人事胜游。”这里描述了诗人在高堂顶上欣赏风景的场景。高堂上的木梢很高,能够让人看到更远的地方。这里的“幽事”是指隐逸的生活,“胜游”表示胜过一般的游览。
  • “但足箪瓢乐,不知天地秋。”诗人表达了自己知足常乐、超脱物外的思想。这里的“箪瓢”指的是古代的竹简和葫芦制成的饭具,“乐”表示快乐。
  • “我笔嗟无口,冥搜空掉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写作困难的感慨。这里的“嗟”表示感叹,“冥搜”表示冥思苦想,“掉头”表示放弃。诗人觉得自己的写作才华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思想。
  • “何如三才杰,等是济川舟。”这里比较了作者与三才中的杰出人才的地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在这里比喻作者与三才中的杰出人才一样,都是济世的工具。
  • “开卷腾光怪,天上卿云浮。”这句话描绘了读书时所见的景象。书中的文字如同神仙般的变化莫测,仿佛神仙在空中漂浮。这里的“光怪”表示奇特的变化,“天上卿云”指的是天上的神仙们。
  • “阿云又嗣音,吾砚不欲留。”诗人表达了对阿云传承音乐才能的认可,同时对自己不愿意留下砚台表示遗憾。这里的“阿云”是指阿云这样的音乐天才,“嗣音”表示继承音律,“吾砚不欲留”表示自己不想要留下砚台。
  • “平生浪诗声,寒虫号清幽。”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享受诗歌带来的宁静。这里的“浪”表示放纵,“寒虫号”表示寒风中虫子发出的声音,“清幽”表示宁静美好。
  • “已对狂道士,从此敢吟不。”诗人因为已经遇到了狂道士而不再敢轻易吟诵诗歌。这里的“狂道士”指的是行为狂放的人,“敢吟不”表示不敢轻易吟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