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使平生马少游,不将乡里博封侯。
肯缘儿辈断屐齿,谁忆平生醉杖头。
老去焉知尧壤力,乱来初识楚天忧。
新坟似与欧阡近,许见衣冠夜月游。
【注释】
- 马少游:指马植。
- 乡里博封侯:意指在乡里能博得一爵位,而不必去边地立功。
- 儿辈断屐齿:意谓子孙后代将不再继承父辈的功名。
- 尧壤力:尧帝时,天下太平,疆域广大,百姓安居乐业,因此有“尧壤”一说。
- 楚天忧:楚汉相争,刘邦被项羽围困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后刘邦突围,项羽败亡。楚天,指楚国地域。
- 新坟:诗人之墓。欧阡、衣冠,皆指墓地。
【赏析】
此诗为作者悼念好友李行甫而作。全诗四联,每联八句。前三联写李行甫生平事迹和晚年生活状况;后一句写李行甫的墓地,并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第一联:“倘使平生马少游,不将乡里博封侯。”这两句是说,李行甫一生虽没有像马植那样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也没有像马植那样在乡里博取封侯的荣誉。“马少游”是指马植少年时期即已名闻天下;“乡里博封侯”是指李行甫在乡里中博得一爵位,而不必去边地立功。
第二联:“肯缘儿辈断屐齿,谁忆平生醉杖头?”这两句是说,李行甫的子孙后代将不再继承父辈的功名了;人们再也不会想起李行甫那曾经醉卧街头的情景了。“断屐齿”,意思是断绝功名利禄的追求;“醉杖头”,意思是沉醉于酒中。这里借指李行甫晚年的生活态度。
第三联:“老去焉知尧壤力,乱来初识楚天忧。”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随着年岁的增长,自己已经无法了解当年李行甫所建立的功业了;而当国家处于动乱之中时,他才真正懂得了当时楚国地域的忧虑。“焉知”、“初识”,都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对于李行甫的功绩和当时的局势已经不甚了解了。“尧壤力”、“楚天忧”,分别指的是当年李行甫治理下的国土辽阔安宁,以及他在国家动乱时所承受的压力和责任。这两句是说,由于自己年事已高,已经无法理解当年李行甫的功绩和当时的局势;而当自己面对国家动乱的时候,才深刻地体会到当年李行甫所承受的压力和责任。
最后一句:“新坟似与欧阡近,许见衣冠夜月游。”这两句是说,李行甫的墓地离我很近,也许能够见到衣冠冢上明月的照耀。“新坟”指的是李行甫的墓地;“欧阡”是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东郊;“衣冠”指的是衣冠冢上的衣冠,也就是李行甫的遗骨或遗像。“夜月游”是指在夜晚月光下漫游。这两句是说,李行甫的墓地离我不远,我有机会看到衣冠冢上月光的照耀;也许能够在月夜里漫游在李行甫的墓地附近。
整首诗通过对李行甫生前事迹和晚年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