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罗雀网,应似翟侯居。
多病惟寻药,忘机不著书。
僧来留石鼎,人在典金鱼。
惟有南窗睡,春来分不疏。
【注释】
- 翟(dí)侯:指春秋时翟国大夫翟鲜。翟鲜在翟国做官,因被诬陷而逃到楚国,后归隐于山林。翟鲜居处有鸟雀飞集,故称翟鲜为“翟侯”。
- 寻:求索。
- 机:巧诈之心。
- 石鼎:石制的炊具。
- 金鱼:指金鱼。典金鱼:把金鱼当宝物收藏。
- 南窗:指居室之南窗,也指卧房的床南面窗户。
- 分不疏:睡得很酣,不会醒来。
【译文】
闲居在家,庭院里空荡荡地放着一张捕雀网,这景象好像翟鲜那样清幽。
因为多病,我到处寻找良药以求痊愈;因为忘却了世间的权谋机变,所以不去书写那些文章。
僧人来访,留下石鼎,我躺在床上,把金鱼作为珍宝珍藏。
只有春天来临的时候,我才能安心入睡,即使有人进来也不会惊醒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期间的生活写照,反映了诗人退隐后闲适自得的心情和生活状况。
首联“空庭罗雀网,应似翟侯居”。诗人用一个“应”字引出下文,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与羡慕之情。他以翟鲜自比,认为隐居生活就像翟鲜一样清幽、宁静。
颔联“多病惟寻药,忘机不著书”。诗人以生病为借口,远离官场的勾心斗角,专心寻求良药以疗治疾病;同时也忘却了世俗的权谋机变,不去书写那些烦琐的文稿。这一方面体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逃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颈联“僧来留石鼎,人在典金鱼”。这里的“僧”指的是僧人,而“人”则是指诗人自己或他人,具体含义不甚明了。可能是诗人邀请僧人来家中共饮,或者有人来拜访诗人。然而,无论哪种情况,诗人都沉浸在这种闲适自得的氛围中,忘却了外界的纷扰。
尾联“惟有南窗睡,春来分不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他认为只有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才能真正放松身心,享受那份宁静与安逸。同时,他也期待着春天的到来,能够让他与家人团聚,共享这份幸福时光。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美好憧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