梢梢十幅健帆风,大醉长歌下浙东。
甲乙未能求将相,诗书多是误英雄。
百年尽寄闲心外,万事都抛冷笑中。
白面书生少奇策,不知谁建太平功。

【注释】

送郭元之东下:送给郭元之(郭子仪)东去上任。

梢梢十幅健帆风:指船帆高挂,迎着顺风前进。梢梢,指船的两端。

大醉长歌下浙东:指在船上开怀畅饮,放声高歌而下浙江东面。浙,浙江。

甲乙未能求将相:指不能在朝廷中担任将相。

诗书多是误英雄:指读诗书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豪杰,因为只有实践才能造就人才。

百年尽寄闲心外:指人的生活要超脱世俗,把精力投入到国家大事中去。

万事都抛冷笑中:指人的生活要洒脱,不要被世俗的小事所困扰。

白面书生少奇策:指没有经过实际磨练的年轻人很少有出奇制胜的谋略。

不知谁建太平功:指不知道是谁能够建立太平盛世的功业。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759年(天宝八年),当时诗人任江宁县丞,正在赴任途中。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首联“梢梢十幅健帆风,大醉长歌下浙东”。首句描写船只迎着顺风,扬帆远航,形象地表现了郭元之东下时的威武气势,为全诗定下了雄浑豪迈的风格。次句以酒助兴,慷慨悲歌,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的壮志豪情。

颔联“甲乙未能求将相,诗书多是误英雄”。诗人认为,自己虽然有报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但目前却只能做一名普通书生。而那些读书人,他们空谈诗书,却不能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反而误了一代英豪。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读书人的不满和批评。

颈联“百年尽寄闲心外,万事都抛冷笑中”。意思是说,一个人应该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国家大事中去,而不是整天沉湎于个人得失之中。这一联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

尾联“白面书生少奇策,不知谁建太平功”。这是对上联的直接回答。诗人指出,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只懂书本知识、缺乏实践能力的书生,他们没有能力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更不用说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了!

这首诗通过赞美郭元之东下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担忧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文人普遍关心国家大事、追求建功立业的社会风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