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生被责灌将军,股慄如何不自陈。
若使当时有英气,肯为丞相扫门人。

注释:

魏生:指魏徵。被责:被指责。灌将军:即李靖,唐太宗时期的名将。股慄:战栗恐惧的样子。自陈:自我表白。若使:如果。当时:那时。英气:壮志豪情。肯为:愿意。丞相:唐代的官名,是宰相的别称。扫门人:扫除门前的不速之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主要描述了魏征因直言进谏而被唐太宗李渊所斥责的故事。在诗中,作者通过描绘魏征被责的情景,表达了对魏征英勇无畏,敢于直言的精神的赞赏和钦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人们对待直言进谏的态度。

首句“魏生被责灌将军”,直接点明了主题人物魏征,以及他被责备的原因,即被李渊责骂为灌将军。这一句既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也为后文的展开做了铺垫。

次句“股慄如何不自陈”,则进一步描绘了魏征被责后的惊恐状态,他害怕自己会被李渊所杀,因此不得不自我表白。这里的“股慄”一词,形象地描绘出魏征在面对李渊时的惊恐不安之情。

第三句“若使当时有英气,肯为丞相扫门人”,则是诗人对于魏征性格的评价和期待。他认为,如果魏征当时能够展现出英气和豪情壮志,那么他一定能够成为像李靖这样的名将,为国家扫除奸邪之辈。这里的“肯为”一词,表示了诗人的期待和鼓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魏征被责的场景进行描写,展现了魏征的英勇无畏、敢言直谏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气和人们对待直言进谏的态度。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魏征的敬佩之情,以及对那个时代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