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屈指当时辈,天下英雄数使君。
髀肉消来还感泣,争教汉鼎不三分。
诗句输出:曹公屈指当时辈,天下英雄数使君。
译文:曹操指着天说,天下的英雄都要归附于他。
注释:曹操、曹公:人名,即曹操;屈指:指着手指计算;辈:等级或层次;天下英雄:全天下的英雄豪杰;数:算;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赏析:诗人郑獬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曹操的敬仰之情和对天下英雄的期待。诗中的“天下英雄”指的是那些能够成就大业的人物,而“数使君”则是指曹操能够统领天下英雄,成为一代枭雄。诗人以曹操为榜样,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样,成为一方之主,引领众人走向成功。
第二句:“髀肉消来还感泣,争教汉鼎不三分。”
译文: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战功逐渐消失,我开始感到悲伤,难道汉朝的江山就不应该是三足鼎立吗?
注释:髀肉消来:形容时间过去,往日的战功已经消失;还感泣:感到悲伤;争教:难道要;汉鼎:指汉朝的江山;不三分:三足鼎立,即指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他意识到,汉朝的江山已经不再是三国鼎立的局面,而是面临着被分割的危机。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局面,让汉朝的江山能够继续保持稳定和繁荣。
第三句:“读蜀志,慨然有许国之志。”
译文:读《三国志》,我内心激动,产生了辅佐君主建立功名的壮志。
注释:《三国志》:一部记载三国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慨然:心情激动的样子;许国之志:有辅佐君主建立功名的志向。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郑獬对历史的深入研究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他通过阅读《三国志》这部历史著作,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们的壮志豪情和为国家付出的巨大牺牲。这种情感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产生了辅佐君主建立功名的想法。这种思想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成为他诗词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