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树不从青嶂出,蟠根却向屏中生。
黄獐引脰探绿叶,老猿护雏枝上惊。
獝然相顾见异态,谁言野物能忘情。
我来赏激绕屏下,亦疑此身林中行。
自古画工无画者,今得绝笔方传名。
吾庐昔在郧溪上,满溪桃花春水明。
曾随麋鹿藉芳草,更倚白云听啸声。
【注释】
獝然:野性,异态。
激绕屏下:指画中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描绘黄獐、老猿以及山间桃花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通过对画中的美景和画家的赞叹,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翠树不从青嶂出”,以“不从”二字起笔,既点出了树木的颜色,又表现了其顽强的生长力。接着,以“蟠根却向屏中生”进一步描绘了树木的形状和位置,使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
第二句“黄獐引脰探绿叶”,描绘了一只黄獐在绿叶中探头探脑的情景,生动地展示了动物们的生活状态。第三句“老猿护雏枝上惊”,则描写了一只老猿在枝头保护幼崽的情形,表现出了动物们的关爱之情。
第四句“獝然相顾见异态”,则是以獝然(一种野性动物)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如“獝然相顾见异态”所描绘的就是一种野性动物对周围世界的惊奇反应,而这种反应也正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感受。
第五句“谁言野物能忘情”,则是以反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即使是野性动物也有感情,也能体会到人的情感。
第六句“我来赏激绕屏下,亦疑此身林中行”,则是诗人自己来到画前欣赏,同时也产生了一种身处山林的感觉。这种感受既是一种真实的体验,也是一种超脱现实的想象。
最后两句“自古画工无画者,今得绝笔方传名”,则是对画家的评价和赞扬,认为画家不仅画出了山水之美,而且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吾庐昔在郧溪上,满溪桃花春水明”,则是回忆自己曾经居住的地方,那里的桃花盛开,春水荡漾,美丽动人。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通过对画中美景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