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妪妇子相催行,官遣捕蝗赤日里。
蝗满田中不见田,穗头栉栉如排指。
凿坑篝火齐声驱,腹饱翅短飞不起。
囊提籯负输入官,换官仓粟能得几。
虽然捕得一斗蝗,又生百斗新蝗子。
只应食尽田中禾,饿杀农夫方始死。

捕蝗

翁妪妇子相催行,官遣捕蝗赤日里。

蝗满田中不见田,穗头栉栉如排指。

凿坑篝火齐声驱,腹饱翅短飞不起。

囊提籯负输入官,换官仓粟能得几。

虽然捕得一斗蝗,又生百斗新蝗子。

只应食尽田中禾,饿杀农夫方始死。

注释与赏析:

  • 翁妪妇子相催行,官遣捕蝗赤日里。
  • 翁妪妇子: 指的是农民,他们相互催促着去捕蝗;官遣: 官府派来的人;赤日里: 在烈日炎炎的正午时分。这句描绘了农人被官府强制前往捕蝗的情景,体现了古代农民被迫参与劳役的情况。
  • 蝗满田中不见田,穗头栉栉如排指。
  • 蝗满田中不见田: 田间到处都是蝗虫,连原本的田地都变得不明显;栉栉: 形容蝗虫排列得非常整齐;如排指: 像一排手指一样密集。这句描述了蝗灾的严重程度,使得原本的土地变得无法辨认。
  • 凿坑篝火齐声驱,腹饱翅短飞不起。
  • 凿坑: 挖坑;篝火: 点燃火把照明;齐声: 一致的动作;翼短飞: 由于翅膀无力,不能飞翔。这句描绘了人们使用各种方法驱赶蝗虫的场景,以及蝗虫在疲惫状态下无法飞行的情况。
  • 囊提籯负输入官,换官仓粟能得几。
  • 囊提: 用口袋装起来;: 用来盛放谷物的工具;输官: 交给官府;仓粟: 仓库里的谷物;得几: 得到多少。这句揭示了农民们辛苦收集的蝗虫最终换来的只是微不足道的收入,反映了古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 虽然捕得一斗蝗,又生百斗新蝗子。
  • 捕得一斗蝗: 虽然捕到了一些蝗虫;又生百斗新蝗子: 又出现了更多新的蝗虫。这句表达了虽然努力捕蝗,但蝗灾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产生了更多的蝗虫。
  • 只应食尽田中禾,饿杀农夫方始死。
  • 食尽: 农田中的庄稼被吃光;饿杀: 因饥饿而死亡。这句揭示了蝗灾对农民的巨大影响,只有当所有庄稼都被吃光时,农民才可能因为极度饥饿而死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反映古代农民苦难生活的诗歌。通过描绘农民被迫参与捕蝗活动,以及在捕蝗过程中遭受的困苦,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悲惨。同时,通过对蝗灾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和同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