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之曾说越中行,塔级亲登眼始惊。
画合千山翠浓淡,枝分万水练纵横。
树头低压昏烟重,鹤背斜拖夕照明。
疑是丹成生羽翼,泠然云表御风清。
诗句释义
1 登光寺塔:指的是诗人登上了光州(今河南省信阳市)的一座塔。
- 凯之曾说越中行:凯之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事,他曾经在越中(古代中国对浙江省一带的称呼)旅行时提到过这座塔。这里的“行”可能是指游览、参观。
- 塔级亲登眼始惊:塔有多层,作者亲自登上了塔的最高层,眼睛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
- 画合千山翠浓淡,枝分万水练纵横:这句话描绘了塔周围的自然景观。画中的山与现实中的山相似,但更具有艺术性;枝上的水流则像一条条白色的绸带,交织在一起。
- 树头低压昏烟重,鹤背斜拖夕照明:描述了夕阳下的景象。树梢低垂,像是压着一层淡淡的烟雾;而远处的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
- 疑是丹成生羽翼,泠然云表御风清: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境界。仿佛自己已经修炼到了高深的境界,可以御风而行,不受世俗的束缚。
译文
凯之曾经在越中行走,并提及过光州的塔。我亲自登上了这座塔的最高层,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画中的山与现实中的山相似,但更具有艺术性;枝上的水流如万条白色绸带交织在一起。树梢低垂,像是压着一层淡淡的烟雾;而远处的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我怀疑自己已经修炼到了高深的境界,可以御风而行,不受世俗的束缚。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登上光州塔时的震撼感受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将塔比作“千山”“万水”,将树比作“压着一层淡淡的烟雾”,将夕阳比作“明亮的山峰”,都使得诗歌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使得整首诗歌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超越现实的想象,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