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重朝霏散,鸟啼春意深。
风光自流转,行役负登临。
涧水流新绿,山云卷夕阴。
病容兼白鬓,漂泊此时心。

【注释】

天台:山名,在浙江天台县。

霏散:指春雪融化后的景象。

鸟啼:指春日鸟语的声响。

风光:这里借指大自然景色。

流转:指四季更替、时光荏苒。

涧水:小溪流水。

卷夕阴:指夕阳西下时云气被卷起的情景。

病容:形容因疾病而面容憔悴。

白鬓:指白发。漂泊:流落异乡,四处流浪。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描写诗人行经天台途中所见所感。首二句写春景,三、四句写旅途见闻,五六句写心情,七、八句写自身感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优美,富有情致。此诗与作者另一首《送人游吴》有类似之处,都是写羁旅中的所见所感。但《送人游吴》是送朋友去吴门(今苏州市),而《天台道中》则写自己由吴门赴天台(在今浙江省)途中的所见所感。前两句写天台途中所见之景,后两句写途中所见所感之情。全诗以“行役”为线索,从远望到近观,从春日到暮秋,从山水到人物,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前两句写春景,“朝霏散”、“春意深”,既点明季节,又渲染气氛。“花重”“鸟啼”两个动词,把景物写得生机盎然,色彩鲜明。《文镜秘府论·论文体一首答王逸少书》:“夫文共山海,各有偏至;气以言统,事以辞章。五色相晖,八音协畅,出于自然,各适所宜。”这几句正是用这种观点写的。“重”字和“深”字都写出了春天的气息。第三句用一个反诘词“自”(自然),表明自己对于春意的感受是那样地深切。第四句写自己的感受:虽然春风得意,但自己仍不免有“负登临”之感。“负”,犹言“辜负”,意思是“辜负”了“登临”的好机会。“负”,读作fù,不是bèi。

第五、六句写旅途中的景物变化:“风光自流转”,“风光”即自然风光,指春夏秋冬、风雨晴雨等自然景象。“流转”二字,不仅写出了这些景象不断更替、不断变化的特点,而且表现出诗人对这一切变化感到惊异的心情。“行役”是旅行或行军的意思。“负登临”是说由于旅途劳顿、身体不适,不能很好地欣赏周围的美景。“负”读作fù。“负”,有“辜负”、“对不起”的意思。这两句写旅途中的景物变化和自己的感慨,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第七、八句写旅途中的人事变化:“涧水流新绿”,“卷夕阴”。“涧水”即山间小溪。“新绿”指春天的新芽。“卷”字写山云的变化,它好像随着太阳下山而卷起来了。“卷”读作juǎn。

第八句写旅途中的身体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变化。“病容兼白鬓”。这里的“病”指疾病缠身,身体虚弱,所以面容憔悴。“白鬓”指两鬓斑白。这两句是说,自己因为长期奔波在外,疾病缠身,头发也变白了。“漂泊”是无定所的意思。这两句是说自己现在漂泊不定,到处流浪。“心”在这里指心情。这两句进一步说明诗人内心感受的变化:由初时的欣喜愉快,到后来的悲叹失望,最后是无可奈何的心情。“漂泊”读作páo bó,表示漂泊不定,到处流浪。

这首诗写诗人旅途中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愁和羁旅之苦。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