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滞青春晚,经行此日初。
柔条桑着眼,短穗麦生须。
竹外云埋屋,花边水绕渠。
个中容我老,肯遗子公书。
【注释】
发绍兴:指作者从绍兴出发。绍兴,今属浙江。
留滞青春晚:滞留在青春年华里(不出去做官)。留滞,滞留。
经行此日初:路过这一天的早晨。
柔条桑着眼:柔嫩的桑叶伸长着。桑眼,桑叶尖端。
短穗麦生须:短穗小麦开始抽穗了。穗,植物的花和果实。须,麦苗的幼茎。
竹外云埋屋:竹子外的云影遮住屋子。
花边水绕渠:花边的流水环绕着渠沟。花边,水流边缘。
个中容我老:在这地方我能安享余年。个中,这里。
肯遗子公书:不肯把我的诗稿寄给儿子王公。子公,即王公亮,当时为国子博士,以文章知名,与苏轼友善。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写诗人在绍兴停留时所见所感。
“发绍兴”,点明地点,交代此行由来。
“留滞青春晚”二句,是说滞留在绍兴的青春已不再有,岁月蹉跎,光阴流逝。留滞,滞留,滞留。青春,青春年华。晚,迟。
“柔条桑着眼”三句,写眼前景物。柔条桑眼,柔嫩的桑叶伸长着。短穗麦生须,短穗小麦开始抽穗了。须,麦苗的幼茎。竹外云埋屋,竹子外的云影遮住屋子。花边水绕渠,花边的流水环绕着渠沟。
这四句诗,描绘出绍兴早春时节的景象。“柔条桑眼”一句,把春天的生机勃勃写得生动而具体。“短穗麦生须”两句,又通过描写农事活动,进一步表现出大自然生机盎然的气息,使人仿佛看到一派充满生气而又充满活力的春意。
“个中容我老”三句,抒发感慨。个中,这里。容我老,在这里能安享余年。肯遗子公书,不肯把我的诗稿寄给儿子王公。子公,即王公亮,当时为国子博士,以文章知名,与苏轼友善。
写诗人在绍兴停留时所见所感。全诗以“发绍兴”开篇,交代了此行的起因。接着写留滞绍兴之久,以及所见景物。其中“柔条桑眼”一句,把春天的生机勃勃写得生动而具体。“短穗麦生须”两句,通过描写农事活动,进一步表现出大自然生机盎然的气息。末句抒发感慨,表明自己要在这个地方终老。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清新自然;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情景交融,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