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知无术,书空竟若何。
淮山云惨淡,钟阜石嵯峨。
高孝遗规在,梁陈往鉴多。
癙忧徒尔耳,远浦听渔歌。
【注释】
丁亥:即元和七年(812)。赵章泉,字子直。
报国:报效国家。知无术:没有本领。
书空:书写于空中以自勉。竟若何:到底如何?
淮山:指安徽的黄山。惨淡:暗淡。
钟阜: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嵯峨:高峻。
高孝遗规:指汉代高堂隆的“遗令”,即遗言。遗规,遗教。梁陈: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梁、陈。往鉴:以往的借鉴。
癙忧:忧虑。徒尔耳:白白地。远浦:水边。听渔歌:听到渔夫唱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写作者对国事的感伤。开头两句说作者报效国家却没有能力;中间四句写自己空有报国之心却不知如何报国;末联说自己只能远远地听着别人捕鱼唱歌,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诗中虽未明言“报国”,但“报国”之意已见于字里行间。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深挚沉郁,风格苍劲有力,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首联“报国知无术,书空竟若何?”,抒发了自己报国无术的感慨。诗人虽然满腔热情,想要为国家出力,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他空有一颗报国之心,但是却找不到一条报国之路,这使他感到非常的无奈与迷茫。
颔联“淮山云惨淡,钟阜石嵯峨”,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用“云惨淡”来形容淮山的景色,给人一种阴郁的感觉,而用“石嵯峨”来形容钟阜的山势,则给人一种雄浑的感觉。这一联既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感,又为下文作了铺垫。
颈联“高孝遗规在,梁陈往鉴多”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的历史的回顾。这里引用了汉代高堂隆的“遗令”和梁、陈两代的教训,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重视和对于前人经验的借鉴。诗人认为,只有借鉴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才能真正地为国分忧解难。这一联既是诗人对历史的一种反思,也是他对未来的展望。
尾联“癙忧徒尔耳,远浦听渔歌”,则是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里的“癙忧”是“癙然忧思”的意思,表示作者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而“远浦听渔歌”则是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向往。在这里,诗人希望能找到一种宁静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也希望能够听到渔民们的歌声来舒缓自己的压力。这一联既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社会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