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山在天台上,秋风吹云列屏障。
山中有客芙蓉裳,日日来看桂丛长。
老我住在京江湄,光芒夜夜占少微。
哀哉死者不可作,薤露忽更招隐词。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桂山山在天台” - 这一句描述了地理位置,即桂山坐落在天台上。”天台”可能指的是中国的天台山,也称为天台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这里用来象征仙山或灵山。
  2. “秋风吹云列屏障” - 秋天的风带来了变化,吹散了云雾,形成屏障,象征着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壮观。
  3. “山中有客芙蓉裳” - 山中有一个穿着芙蓉色衣裳的人,这里的”芙蓉裳”指代穿着白色衣裳的男子,可能是诗人自喻或是对某个理想中的人物的比喻。
  4. “日日来看桂丛长” - 这个句子表达了诗人每天观看桂花生长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这个自然景象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5. “老我住在京江湄” - 诗人说自己年岁已高,居住在京江之畔,这里的“江湄”指的是江边。
  6. “光芒夜夜占少微” - 这里的“光芒”可能指的是星星的光芒,而“少微”是北斗七星的一个星官名,诗人通过夜晚的星辰来表达自己对天文的兴趣和向往。
  7. “哀哉死者不可作,薤露忽更招隐词”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哀伤,以及薤露歌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抒发亡国之痛和哀悼死者的情感。”招隐词”指的是诗歌的一种形式,旨在表达隐居的愿望或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译文(逐句对应):

  1. 桂山位于天际的天台之上,秋风带来云彩,如同屏障一般环绕在四周。
  2. 山中有位身着白色衣裳之人,每天都在欣赏桂花的生长。
  3. 我年事已高,居住在京江之旁。
  4. 夜晚时分,明亮的星光照亮了银河,仿佛占据了少微星宿。
  5. 哀叹那些逝去的生命无法复生,薤露歌突然勾起了我关于隐居的想法。

赏析:

此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光流逝和自然界美景的深深感慨。通过描绘秋季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诗人传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宇宙浩瀚的沉思。同时,通过对月亮和星星的描述,诗人也展示了对天文科学的热爱。最后,诗人通过对薤露歌的提及和对死亡的思考,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