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落乡山各泪倾,世间难泯是贤名。
一生官正为州掾,到死人称似砥平。
夜烛已残宾馆寂,晓梅空点墨池清。
只应养得丹砂熟,却向金华洞里行。
挽杨砥轩录参
宋代刘黻作品赏析
诗词原文:
讣落乡山各泪倾,世间难泯是贤名。
一生官正为州掾,到死人称似砥平。
夜烛已残宾馆寂,晓梅空点墨池清。
只应养得丹砂熟,却向金华洞里行。译文解析:
- 诗句解读与注释:
- “讣落乡山各泪倾”:消息传来之时,故乡的山峦也为之动容,人们纷纷流泪哀悼。
- “世间难泯是贤名”:世间难以忘记这位贤人的名字,他的名声将永存。
- “一生官正为州掾”:他的一生都在官场中度过,担任过州掾一职。
- “到死人称似砥平”:到了去世时,人们称赞他如同砥柱一样坚毅。
- “夜烛已残宾馆寂”:夜幕降临时,宾馆内只剩下蜡烛的光辉在摇曳,显得格外寂静。
- “晓梅空点墨池清”:清晨,梅花绽放,墨池也显得清澈,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
- “祗应养得丹砂熟,却向金华洞里行”:只是应该炼制得了丹砂成熟,却要独自前往金华洞中修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黻的作品,表达了对杨砥轩深深的怀念之情。刘黻通过这首诗,展现了杨砥轩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情感表达:
- 对逝者的哀思:诗中的“讣落乡山各泪倾”,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深深哀思和不舍。
- 对逝者的赞扬:诗中的“世间难泯是贤名”,赞扬了逝者生前的伟大成就和高尚品质。
- 对逝者的怀念:“只应养得丹砂熟,却向金华洞里行”,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之情。
-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歌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墨池”、“金华洞”等,这些意象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 节奏韵律:诗歌的朗读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 语言风格: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能够准确地传达诗人的情感。
- 历史影响:
- 文人墨客的传诵:这首诗成为了文人墨客传颂的经典之作,影响了后世许多诗人的创作。
- 教育与启示:这首诗也成为了教育人们学习贤人品质的重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