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性人为贵,四体百骸仁义具。
先生领之皇降初,繇稚及耆全故步。
深居独观昭旷原,学不师传能自悟。
真贫不挠万境融,实行已熟群□□。
深衣褒带山泽癯,经史百家罗府库。
东南清叙知几何,见谓生贤扶世数。
申公不召老丘园,共惜烟霞早成痼。
予尝北面承至言,如立明堂闻大濩。
是时年方二十三,自叹抠趋已云暮。
讵知穷饿驱远游,倏忽五年疏杖屦。
世界剥烂志士稀,稽首斯文独终慕。
家书一幅来雁山,报言先生溘朝露。
肝肠欲断声欲喑,六月悲风起荒圃。
先生谅与混沌游,魂魄聪明还太素。
生兮无辱死有荣,虎护龙居老师墓。
注释
-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因其天赋的本性而被认为是最为尊贵的。
- 四体百骸仁义具:形容人的四肢和全身都有仁义的品质。
- 先生领之皇降初:汤先生领受了皇帝的旨意开始新的治理。
- 繇稚及耆全故步:从年幼到老年,每一步都是遵循旧有的规矩。
- 深居独观昭旷原:汤先生隐居在一个地方,独自观察广阔的原野。
- 学不师传能自悟:通过自学也能理解和领悟知识。
- 真贫不挠万境融:即使贫穷也不放弃,对各种情况都能应对自如。
- 实行已熟群□□:已经熟练地运用了各种方法。
- 深衣褒带山泽癯:穿着宽松的衣服,带着褒带,形容其身材清瘦。
- 经史百家罗府库:拥有丰富的经典和历史典籍。
- 东南清叙知几何:对于东南地区的情况了解多少。
- 见谓生贤扶世数:被认为能够扶持国家的贤才。
- 申公不召老丘园:申公没有被召用,而是选择了归隐田园。
- 共惜烟霞早成痼:共同感慨早年因追求名利而形成的痼疾。
- 予尝北面承至言:我曾经恭敬地接受他的教诲。
- 如立明堂闻大濩:如同站在明堂中听到了《大濩》的音乐。
- 是时年方二十三:那时我只有23岁。
- 自叹抠趋已云暮:感叹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晚年。
- 讵知穷饿驱远游:竟然不知道贫困饥饿促使他远游。
- 倏忽五年疏杖屦:短短五年间,他离开了生活的地方。
- 世界剥烂志士稀:这个世界已经破碎,志士变得稀缺。
- 稽首斯文独终慕:向那些学问高深的人致敬,并最终仰慕他们。
- 家书一幅来雁山:收到来自雁山家的一封信。
- 报言先生溘朝露:信里报告说老师去世就像日出前的最后一缕晨光。
- 肝肠欲断声欲喑:悲伤到了极点,以至于声音也变得嘶哑。
- 六月悲风起荒圃:六月的风吹动着荒芜的园林,带来了悲伤。
- 先生谅与混沌游:我相信先生与天地一样古老,与混沌相似。
- 魂魄聪明还太素:先生的精神和魂魄恢复了最初的纯真。
- 生兮无辱死有荣:活着时没有耻辱,死后却获得了荣耀。
- 虎护龙居老师墓:就像有神龙护卫着,老师安息在了墓地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汤先生一生的事迹,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意和怀念。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汤先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卓越的智慧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令人深受感动。特别是诗的最后两句,“生兮无辱死有荣,虎护龙居老师墓”,更是对汤先生一生的总结,既是对其生前贡献的肯定,也是对其身后名声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