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石硙天下无,霏霏吐出焦溪腴。
龟泉二湛康庐如,瓦鼎才跳鱼眼珠。
顾我常苦书肠枯,一汲河润九里馀。
山精木怪不作魔,浇过秦论风生裾。
几回唤醒眉山苏,诗句零落樵与渔。
向非朔洛角植党,焦溪安得声价俱。
似闻东观罗遗逸,烦君寄上图经书。
焦溪茶
上犹石硙天下无,霏霏吐出焦溪腴。
龟泉二湛康庐如,瓦鼎才跳鱼眼珠。
顾我常苦书肠枯,一汲河润九里馀。
山精木怪不作魔,浇过秦论风生裾。
几回唤醒眉山苏,诗句零落樵与渔。
向非朔洛角植党,焦溪安得声价俱。
似闻东观罗遗逸,烦君寄上图经书。
注释:
焦溪:指福建建宁府的焦溪县。
上犹:在今江西上犹县。
石硙(wēi):石碾,用来碾压谷物的石制机械。
霏霏:形容烟雾、云气等飘散的样子。
焦溪腴:指产于焦溪的优质茶籽。
龟泉:传说中的地名,位于今浙江淳安县。
二湛:指两处名泉,即今淳安和歙县的古温泉。
康庐:古地名,位于今安徽寿县。
瓦鼎:古代烹煮用的瓦器。
鱼眼珠:比喻茶汤色泽清亮像鱼眼珠一样。
顾我:我。
书肠枯:指读书时感到疲倦。
河润:这里指泉水滋润。
山精木怪:传说中山林中的妖怪或树木上的精灵。
秦论:秦朝时的法令,泛指法律条文。
风生裾:形容风吹动衣袖。
眉山苏:苏轼,北宋文学家,号东坡居士。
朔洛:指北朝时期北魏的都城洛阳。
角植党:指以某种方式参与政治党派的活动。
声价俱:同时享有声誉和价值。
罗遗逸:指搜罗遗逸之士。
图经书:指地图和地理书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焦溪茶的赞美之词。焦溪茶,又称“焦溪贡茶”,是中国历史名茶之一,产自福建建宁府的焦溪县。诗人通过对焦溪茶的描述,表达了对这片土地和茶叶的喜爱之情。
首联“上犹石硙天下无,霏霏吐出焦溪腴”描绘了焦溪县的自然风光和茶叶的生长环境。上犹石硙指的是当地的石头磨粉技术,天下无双,而焦溪茶则如同从石头中吐出的精华,品质卓越。这里的“霏霏”形容烟雾弥漫的景象,暗示着茶叶生长的环境湿润肥沃。
颔联“龟泉二湛康庐如,瓦鼎才跳鱼眼珠”进一步描绘了焦溪茶的品质。龟泉二湛是指两种名泉,康庐则指康庐地区,两者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瓦鼎才跳鱼眼珠则形象地描绘了茶叶汤色清澈明亮,犹如鱼眼珠一般晶莹剔透。
颈联“顾我常苦书肠枯,一汲河润九里馀”表达了诗人对焦溪茶的喜爱及其带来的愉悦感受。诗人自己虽然常常感到读书疲劳,但一旦品尝到焦溪茶,便会感受到泉水的滋润,仿佛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慰藉。这里的“一汲河润九里馀”形容泉水的甘甜程度,让人回味无穷。
尾联“山精木怪不作魔,浇过秦论风生裾”则进一步强调了焦溪茶的独特魅力。山精木怪在这里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特征,它们不会成为祸害,反而让清风拂动衣襟。这里的“浇过秦论风生裾”形象地描绘了饮茶后,清风徐来,衣襟飘飘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将焦溪茶的香气、口感和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焦溪山水之间,品味着那一杯杯清香四溢的焦溪茶。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