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默本无常,此道知者寡。
君子默诸心,志气纳陶冶。
至神所安潜,可使万物化。
精微与道契,密不见纤罅。
世俗默在口,钤若偶人者。
至其中所骛,逐逐散万马。
我来观默庵,虚白非外假。
天地冥毫芒,今古一昼夜。
物至纷无穷,酬酢甚闲暇。
清净老聃烛,寂寞扬氏驾。
养此将有行,性命妙天下。
相对坐终日,心惬如嘬炙。
赋诗尚何言,聊为默庵谢。
注释:
- 语默本无常,此道知者寡:语言和沉默本来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很少。
- 君子默诸心,志气纳陶冶:君子在心里默默体会,把志向和精神修养好。
- 至神所安潜,可使万物化:最高境界是神明所在的地方安静,可以使万物变化。
- 精微与道契,密不见纤罅:精微和大道相合,细微之处也看不到任何瑕疵。
- 世俗默在口,钤若偶人者:世俗的口头禅就像偶然出现的人一样。
- 至其中所骛,逐逐散万马:到了其中追求的境界,就如驱散了无数的马群一样。
- 我来观默庵,虚白非外假:我来参观默庵,它不是虚假的装饰。
- 天地冥毫芒,今古一昼夜:天地间仿佛连毫毛都看不见,从古到今只有一昼夜。
- 物至纷无穷,酬酢甚闲暇:万物纷扰而无尽尽,应酬之间却十分悠闲。
- 清净老聃烛,寂寞扬氏驾:清净无为的老子像蜡烛一般照亮,寂寞无为的扬雄如同驾车的人一样闲适。
- 养此将有行,性命妙天下:保养这些道理就会有所行动,生命和命运奇妙地遍及天下。
- 相对坐终日,心惬如嘬炙:我们相对坐着整日,心中感到满足如同吃到烤熟的肉一样。
- 赋诗尚何言,聊为默庵谢:写诗还有什么必要的话语呢?姑且以此作为对默庵的感谢吧。
赏析:
这首诗赞美的是公安知县柳应辰屯田默庵。柳应辰在担任知县期间,重视农业生产,提倡屯田,使农田得到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诗人通过赞美默庵来赞扬柳应辰屯田的政绩。
首联以“语默”开篇,指出语言和沉默本身并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很少。这是全诗的核心思想,即要明理、修心、养性,才能达到高远的境界。
颔联赞美君子的内心体验和精神修养。君子要在心里默默地体会,把志向和精神修养好。
颈联赞美最高境界是神明所在的地方安静,可以使万物变化。这里表达了一种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顺其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尾联则转向赞颂柳应辰屯田的政绩。他提倡屯田,使农田得到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受到人们的赞誉。
整首诗通过对默庵的赞美来表达对柳应辰屯田功绩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描绘默庵的宁静之美以及柳应辰屯田带来的丰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