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北风不肯回,湘中白浪高成堆。
小如飞鸥大奔马,一辈才去群复来。
一旬阴云色死灰,划劙掀簸初全开。
晨阳照空幸澄澈,蜚廉暴怒犹喧豗。
系舟沙渚依曲隈,岁晏永路真悠哉。
棹夫卷缩亦何恨,时乎宁有材不材。
【注释】
湘中:湘江流域。阻风:受阻于风。十月北风不肯回,指十月的北风刮得厉害。湘中白浪高成堆:湘江中波浪很高,像小山丘一样。飞鸥大奔马,形容风力极大。一辈才去群复来:一批风过去了,另一批又来了。
一旬阴云色死灰,划劙掀簸初全开:十天的阴霾刚刚消失,暴风已经来临。划劙:刮风声。掀簸:风势很大的样子。晨阳照空幸澄澈,蜚廉暴怒犹喧豗:朝阳照耀着空旷的地方,使空气十分清新;狂风暴雨来势凶猛,发出轰轰隆隆的响声。驰风:疾行之风。
系舟沙渚依曲隈:把船拴在沙洲的弯曲处。岁晏:年终。永路:漫长的道路。悠哉:安闲。棹夫:摇船的人。卷缩:蜷身缩起,形容人受惊的样子。宁有材不材:岂能区分才能与无才能,意谓人才没有贵贱之分。
【赏析】
此为唐末诗人罗隐所写《湘中阻风》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湘江一带乘船时,遭遇到大风暴雨的情景,以及自己对此情景的感受。
首联“十月北风不肯回,湘中白浪高成堆”,描写的是十一月的湘江中风浪很大,波浪滔天的情景。“不肯回”三字生动地描绘了北风吹来时的气势,“湘中白浪高成堆”则形象地刻画出了风浪之猛。
颔联“小如飞鸥大奔马,一辈才去群复来”则描绘出风浪之大。这两句诗以飞鸥、奔马为喻,突出了风浪之大,同时也暗示了风浪之急。
颈联“一旬阴云色死灰,划劙掀簸初全开”则是对天气变化的详细描绘。从“阴云”到“晴空”,再到“刮风”,整个过程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划劙掀簸”三字则生动地描绘出了风的力量和速度。
尾联“棹夫卷缩亦何恨,时乎宁有材不材”则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达。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认为无论是有才能还是没有才能,都是命运的安排。这种思想既体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