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无多、诗朋酒伴,东林复几人许。旧时船子西湖柳,词与东风尘土。重记否。那月月下旬,且避何人疏。当朝自负。甚堕髻愁眉,縢韝短后,一往似伧父。
当年事,伤心说庾开府。人生无百年虑。虎头燕颔人间肉,不是蜜翁翁做。今又古。是楚对凡亡,为是凡亡楚。朝朝暮暮。听画角楼头,呜咽未断,重数五更鼓。

摸鱼儿·其一和柳山悟和尚与李同年嘉龙韵

作者:苏轼

渐无多、诗朋酒伴,东林复几人许。

旧时船子西湖柳,词与东风尘土。

重记否。

那月月下旬,且避何人疏。

当朝自负。

甚堕髻愁眉,縢韝短后,一往似伧父。当年事,伤心说庾开府。

人生无百年虑。虎头燕颔人间肉,

不是蜜翁翁做。今又古。是楚对凡亡,为是凡亡楚。

朝朝暮暮。

听画角楼头,呜咽未断,重数五更鼓。

【注解】

摸鱼儿:词牌名,又名“摸鱼儿令”。双调,六十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

其一:这首词的标题是第一首,故称其一。

船子(zǐ):禅宗僧人。

东林:佛教指僧众集居的地方。这里代指佛寺。

月下:月中。

庾开府:庾信,字子山,北周文学家,诗人。曾仕于西魏,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伧(cāng)父:粗鄙的男子。

当年事:往事。

庾开府:庾信,字子山,北周文学家,诗人。曾仕于西魏,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译文】

渐渐地没有了诗友酒伴。佛寺里的和尚又有几个人呢?我还记得,在杭州的时候,有一个船子和尚住在西湖边的柳树下,他的诗词与那东风一起被世人遗忘。你还记得吗?当时我们躲避着什么人,他似乎有些忧愁。

当年的事情,让人伤心地谈起了庾开府。人生没有百年之虑。就像那个虎头燕颔的庾信,虽然很有才华,但是最终也没有能够保住自己的地位。如今的时代又是怎样的呢?像楚国一样对凡世的人进行毁灭,究竟是因为人还是因为非人的存在。每天早晨晚上都在听着那楼头的画角声,声音悲切而凄婉,一直未曾停止。

【赏析】

《摸鱼儿.其一》是一首赠别词,作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东坡与友人李之仪同游杭州西湖之孤山,与柳山悟和尚同席而饮,结为知交。此词即是酬柳山悟和尚之作。

上阕写友情之深和离别之痛。首二句言自己已经没有很多的朋友和酒伴,可以和柳山悟共酌的只有东林寺中的和尚们了。这两句表面上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作者自述没有太多的酒伴朋友,只能和柳山悟和尚在一起喝酒,可见他们之间的交情非同一般。接下来,词人回忆与柳山悟和尚的交往经历。在西湖边上柳树下,他们曾经有过愉快的交谈,那时他们的诗词都被世人所遗忘,仿佛随风飘散。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下阕则转入对过去事情的回忆和感慨。词人回忆起庾信的事迹,感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庾信曾经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但最终却无法保住自己的地位。这个例子让词人深感人生的无常,也引发了对自己命运的思考。然后,词人转而思考这个时代的变化。他认为这个时代就像是一个楚国,对凡世的人进行了毁灭,究竟是因为人还是因为非人的存在。这里的“是楚对凡亡”指的是时代的变化,暗示着作者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和感慨。最后,词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他希望能够在每天的早晨和晚上都能听到楼头的画角声,以此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词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和感慨时代的变迁,表达了词人对于友情、生活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