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扬州事。画堂深、金瓶万朵,元戎高会。座上祥云层层起,不减洛中姚魏。叹别后、关山迢递。国色天香何处在,想东风、犹忆狂书记。惊岁月,一弹指。
数枝清晓烦驰骑。向小窗、依稀重见,芜城妖丽。料得花怜侬消瘦,侬亦怜花憔悴。漫怅望、竹西歌吹。老矣应无骑鹤日,但春衫、点点当时泪。那更有,旧情味。

注释:

一梦扬州事。画堂深、金瓶万朵,元戎高会。

梦见自己回到了扬州,在华丽的堂子中欣赏着美丽的芍药花,美得令人目眩。

座上祥云层层起,不减洛中姚魏。

座上的宾客们纷纷起身敬酒,仿佛有吉祥的彩云缭绕在座中,这情景不亚于洛阳的盛会。

叹别后、关山迢递。

感叹分别后,关山遥远,思念之情难以表达。

国色天香何处在,想东风、犹忆狂书记。

不知那如花似玉的美人现在何方,只记得她曾经在春风中翩翩起舞。

惊岁月,一弹指。

惊觉时光如流水般飞逝,转瞬即逝。

数枝清晓烦驰骑。向小窗、依稀重见,芜城妖丽。

早晨起床,骑马去小窗前,依稀可见那如画的芍药花,它的美丽依然让人陶醉。

料得花怜侬消瘦,侬亦怜花憔悴。

估计这花儿也感受到了我的消瘦,而我也怜惜它憔悴的身姿。

漫怅望、竹西歌吹。

我随意地望望那竹林西面的歌舞场景,那里是当年繁华的地方。

老矣应无骑鹤日,但春衫、点点当时泪。

虽然我已年老不再有追求神仙的日子,但是我仍然穿着当年的衣服,每一处都留下了当年的泪水。

那更有,旧情味。

还有那份旧日的情感味道。

赏析:

《贺新郎·其一》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上阕追怀扬州赏花之盛,下阕写怀旧思乡之情。全词以“国色”为线索,将历史典故和现实景物交织在一起,抒发了作者对扬州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故土的深情。

首句“一梦扬州事”,回忆梦中回到扬州的情景,用“一梦”一词,既表现了梦境的美好,又暗含了现实的无奈。

“座上祥云层层起,不减洛中姚魏。”描绘了宴会上人们欢聚一堂的场景,以及他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里,“祥云”不仅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还寓意着人们的欢乐和和谐。同时,“姚魏”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姚姬,她以其美貌和才艺赢得了众人的喜爱。这里的“不减洛中姚魏”,意味着这种欢乐和和谐的氛围与历史上的美女姚姬不相上下。

接下来两句,“叹别后、关山迢递。国色天香何处在?想东风、犹忆狂书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慨。在这里,他感叹分别后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一句“想东风、犹忆狂书记”,则进一步加深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感伤。这句中的“狂书记”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代表着一种才华横溢和意气风发的形象。

然后转入现实:“惊岁月,一弹指。”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在这里,他用“一弹指”来形容时间的流逝非常迅速,让人感到惊讶和无奈。接着他又说:“数枝清晓烦驰骑。向小窗、依稀重见,芜城妖丽。”“数枝”指的是梅花,因为梅花的花期较短,所以这里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芜城”则是扬州的一个别称,代表着那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这里的“依稀重见”表达了梅花在清晨时逐渐盛开的景象,给人一种美丽而宁静的感觉。同时“芜城妖丽”也是对这座城市的赞美和留恋。

接着两句:“料得花怜侬消瘦,侬亦怜花憔悴。”通过对比自己的情感和花朵的状态,来表达对彼此的同情和关爱。在这里,“怜”字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再往下几句,“漫怅望、竹西歌吹。”描述了作者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这里的“竹西”是指扬州的一个地方,代表着那个地方的美好和浪漫。而“歌吹”则代表了那里的繁荣和热闹。

最后两句:“老矣应无骑鹤日,但春衫、点点当时泪。”表示虽然已经年纪大了,但是心中仍然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感伤。这里,“骑鹤日”是传说中的仙人骑着仙鹤飞升的日子,寓意着永恒的追求和向往。而“点点当时泪”则表达了那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和感伤。

这首词通过对扬州赏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伤。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故土的深情厚谊和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