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梅已经谢了,但塞上的冬天渐渐解冻,鸿雁早早地回来了。雁儿归来,你能告诉我大梁城的旧臣们是否安好?
浙河西边边声渐渐安静,淮河北去炊烟稀少。炊烟稀少,宣和宫里冷烟衰草。
注释:
- 忆秦娥: 一种词牌名,此处用作题目,可能是作者自创或他人所传。
- 其三: 表示这是第三首以“忆秦娥”为题的词。
- 梅谢了: 指梅花凋谢,暗喻时光流逝,岁月变迁。
- 塞垣: 古代边疆的城墙,这里借指国家。
- 冻解: 冰冻融化,意味着春天来临。
- 鸿归早: 大雁早早地飞回,常用来比喻书信或消息的到来。
- 凭伊问讯: 请对方代我问候,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
- 大梁遗老: 指在金朝灭亡后留在大梁(今河南开封)的老臣子,他们曾经是宋朝的忠臣。
- 浙河西面: 指南宋地区,浙河位于南宋境内。
- 悄: 安静,这里形容环境寂静无声。
- 淮河北去: 淮河位于北宋时期,故称“北去”指的是向北迁移,暗示南宋的地理位置。
- 炊烟少: 形容战争或战乱导致的乡村生活萧条,炊烟稀少。
- 宣和宫殿: 指北宋末年被金人攻占后的皇宫所在地,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宣和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
- 冷烟衰草: 用来形容荒凉的景象,冷烟代表北方边塞的凄凉,衰草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季节更替、边塞景象和宫廷变迁,抒发了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辉煌与现实沧桑的对比,以及对国破家亡的深深哀思。整体上,诗中流露出的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