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万古一张巡,忠义传家有世臣。
颜子伏膺当入室,潘郎望拜肯同尘。
围城已陷天犹晦,仗剑临危气益振。
馀子邻邦尽曹李,偷生端作九泉人。

【注释】

哀隆德守臣张确:指张确,字子能,北宋人。张舜民弟。隆德县,今属甘肃平凉,宋时为西夏占领。

浮休:即张浮休,张舜民之兄。

张舜民用《吊张确》诗哀悼其兄弟。

睢阳:今河南商丘。张巡(708—757)是睢阳太守,以坚守睢阳而著称于世;张确(708—762)曾任睢阳尉,后任乌延帅幕,因不拜童贯而被罢官。

忠义传家:张巡父子都是忠诚的臣子,所以用“忠义”来称颂他们的家族。忠义:忠君爱国的精神。

颜子: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南都人。曾向孔子请教如何为学。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后以颜回作为有志向、好学的人的代称,亦指清高自洁之人。入室:进入居室,指成为门徒。

潘郎:指东汉名士潘岳(124—300),字安仁,南阳人。他少年英俊潇洒,才华出众,与石崇并称为美男子。后来因恃才傲物,屡遭祸患。望拜:仰望拜见,指对人尊敬。肯同尘:愿意与尘俗为伍。

天犹晦:天色昏暗,喻指局势危急。

馀子:其余的子孙。曹李:指宋将曹成、李彦仙等,他们投降元军,使宋朝失去淮河中下游大片土地。偷生:苟且生存。作九泉人:做阴间人的打算。

【赏析】

本诗是北宋诗人张舜民悼念自己的弟弟张浮休而写的一首悼亡诗。张舜民的弟弟张浮休曾任睢阳尉,因不拜童贯而为朝廷所忌,被罢官后隐居乡里。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徽宗和钦宗被俘,南宋王朝灭亡,赵构从扬州逃往江南,张浮休随侍左右。不久,金军攻破南京(即应天府),宋高宗渡江来到杭州,张浮休又随驾南下,途中病逝于江西鄱阳湖边,终年四十九岁。张舜民闻弟死讯,悲愤异常,写下这首诗,表达对弟弟的哀悼之情。

全诗分为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一段小标题。第一段写张舜民的悲痛之情。第二段写张巡父子的忠义精神。第三段写张浮休不卑不亢的态度以及他的高尚品质。第四段写张浮休的不幸遭遇和他对国家的忠贞之情。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风格沉郁雄浑。它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同时,它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诗歌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