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粉墙头花几树。落花片片和惊絮。墙外有楼花有主。寻花去。隔墙遥见秋千侣。
绿索红旗双彩柱。行人只得偷回顾。肠断楼南金锁户。天欲暮。流莺飞到秋千处。

【解析】

本词的注释是:红粉墙头花几树。落花片片和惊絮。墙外有楼花有主。寻花去。隔墙遥见秋千侣。绿索红旗双彩柱。行人只得偷回顾。肠断楼南金锁户。天欲暮。流莺飞到秋干处。

“渔家傲”又名“定风波”“渔父词”,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其调格为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此词以写景起兴,寓情于景;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词语言质朴清新,意境优美动人,风格清丽明快,富有生活情趣。

【答案】

译文:

红粉涂抹的院墙头上,有几树花儿盛开?落下来的花瓣被风儿吹散了,好像一片片惊起的柳絮。墙外有一座楼房,楼上住着一位女子,她正倚着栏杆欣赏那满院飘舞的花枝。我只好悄悄走近她,隔着院墙远远望去。只见那位女子穿着绿色衣裙,系着一条红色腰带,腰间插着一支鲜艳的羽毛扇子。她正坐在院子里的一张秋千椅上,悠闲地荡着秋千。

红色的丝绳,绿色的裙子,两色的彩柱,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仿佛一对翩翩起舞的彩蝶。那飘忽不定的身影,引起了我的无限惆怅。我不禁停下脚步,凝望着她的倩影,直到太阳西沉,晚霞映红了半边天空,鸟儿们也归巢去了。

赏析:

本词描写的是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春天里的美丽景象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上阕写春景。开头两句“红粉墙头花几树。落花片片和惊絮”,点出题中之“春”。这两句是写景。诗人由远而近,由高而低,层层铺叙,勾勒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春日图卷:“红粉墙头”写出了墙的颜色,“花几树”,写出了花的数量之多;“落花片片和惊絮”写出了花的种类,以及落花飘飞、纷飞的景象。这些细节的描写,都极富形象性,使整个画面显得更为鲜活、真切。

下阕写春情。开头两句“墙外有楼花有主。”是说:墙外有一座楼台,楼台的主人正在赏花。这里“主人”指的就是前两句所描写的人物(可能是那位女主人公)。这两句话,从时间上来看,是紧承前两句的描写而来;从空间位置来看,是从“红粉墙”向“楼”过渡而来。这样写,不仅使前后两句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系,而且使整个画面更加完整和谐。接下来两句“寻花去”,“隔墙遥见秋千侣”,是写女主人公的行动。她要出去寻找美丽的春景来欣赏。“寻花”二字表明了她心情愉快,兴致勃勃;“隔墙遥见”则写出了她行动敏捷、轻盈活泼的形象。最后两句“绿索红旗双彩柱,行人只得偷回顾。”“绿索”指的是绿色的丝线,“红旗”指的是红色的旗帜。“双彩柱”指彩带或彩旗。这是说,楼里的女主人公正在用彩带或彩旗装饰着她的秋千,使得秋千更显美丽动人。然而,由于“寻花”者的出现,她不得不暂时停止了装饰秋千的活动。于是,她就只好躲在门后偷看那彩带和彩旗在微风中摇曳的情景了。

这首词的上阕着重写了春天的景色,写得十分细致逼真,使人仿佛置身于这幅美丽的春光图画之中;而其下阕则是侧重写了春天的感情,写得非常细腻感人,使人感到一种温馨、甜蜜的春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