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园中竹,不复数萱草。
苍苍池上松,岂更问蘋藻。
二物吾所爱,难为俗人道。
竹如吾之节,松似吾之老。
烟雨风月中,形声俱媚好。
这首诗是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写的。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玩松竹(观赏松树和竹子):
萧萧园中竹,不复数萱草。
苍苍池上松,岂更问蘋藻。
二物吾所爱,难为俗人道。
竹如吾之节,松似吾之老。
烟雨风月中,形声俱媚好。
- 萧萧园中竹,不复数萱草。
- 萧萧:形容风吹动竹林的声音,也形容竹叶随风摇曳的样子。
- 园中竹:指的是庭院里的竹子。
- 不复数:不再去计算数量。
- 萱草:是一种草本植物,古人常以之比喻母亲的思念。
- 译文:庭中的竹子在风中轻轻摇曳,再也不必去数那些细长的萱草了。
- 苍苍池上松,岂更问蘋藻。
- 苍苍:形容树木茂盛、高大的样子。
- 池上松:指的是池塘边的松树。
- 岂更问:难道还去询问这些松树的生长情况吗?
- 苹藻:指水生植物浮萍和水藻。
- 译文:高高的池塘边,那苍劲有力的松树,又何必去询问那些水生植物呢?
- 二物吾所爱,难为俗人道。
- 二物:两种东西,这里指竹子和松树。
- 吾所爱:我所喜爱的。
- 难为俗人道:难以用世俗的眼光去理解它们的价值。
- 译文:这两种植物,是我最喜欢的,但很难用世俗的眼光去理解它们的价值。
- 竹如吾之节,松似吾之老。
- 竹如吾之节:比喻竹子有坚韧不屈的品质。
- 松似吾之老:比喻松树有长青不衰的特性。
- 译文:竹子就像我的志气一样坚定,松树就像我一样长寿。
- 烟雨风月中,形声俱媚好。
- 烟雨风月中:描述的是自然景观的美好。
- 形声俱媚好:无论是形态还是声音都充满了美感。
- 译文:在烟雨朦胧、风轻云淡的夜晚,那竹与松的形态与声音都显得格外美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竹”和“松”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两种植物的喜爱之情。竹子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松树代表着长青不衰的意志。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