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阳宫殿老夜叉,九头狞狞发髿髿。
朝暮拔本不满数,谪守凤山山下花。
忽生蚁虱若鱼子,秋风透顶栉复爬。
夫君岂鬻居士屩,履声汉代尚书家。
不嫌汝发污我趾,结鞋远胜萧与麻。
煌煌火轮照万野,恨不赤脚踏雪车。
世间褦襶独何事,黄尘没胯汗透靴。
老夫两鬓亦萧飒,谢去相帽便乌纱。
愿言得此称轻爽,宿诺今已期及瓜。
誓当布袜从此始,上下云门还若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中,要求赏析“诗人形象”的相关内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手法及其效果。本题可分两小题进行。
- “朱可绍去秋许棕靸明年夏当见寄今及期矣辄以诗请”,此句交代了作者与友人交往的时间和缘由。
- 第一联是写朱可绍的外貌,从“夜叉”、“九头”等字眼可以看出朱可绍的形象丑陋,而“发髿髿”则表明他的发质粗硬。
- 第二联用“谪守”、“凤山山下花”,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同情。
- 第三联描写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蚂蚁生虱子,就像鱼生虮虱一样,诗人担心他的身体受寒生病。
- 第四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安慰之意:“夫君岂鬻居士屩,履声汉代尚书家。不嫌汝发污我趾,结鞋远胜萧与麻。”
- 第五联通过比喻写出了朋友的处境艰难:火轮照耀万野,希望像赤脚步雪车一样在雪地上行走。
- 第六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世间的游手好闲的人,都有什么本事,只能白白忍受黄尘埋没,汗透靴子。
- 最后两句点出了自己的愿望:“老夫两鬓亦萧飒,谢去相帽便乌纱。愿言得此称轻爽,宿诺今已期及瓜。”
- 此诗前四句写朱可绍,后四句写诗人自己,二者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
【答案】
译文:
朱可绍去年秋天离开京城,今年夏天我应当见到他,现在已经到来了。我就用这首诗向他告别。
寥阳宫殿的老鬼,九个脑袋狰狞恐怖,头发蓬松。
早上傍晚拔草数不到几个,他被贬到凤凰山下种花。
忽然间长出蚂蚁般的虱子,就像鱼生虮虱那样,秋风穿透顶骨,它爬来爬去。
你难道卖弄着士大夫穿的布鞋,走起路来步履铿锵吗?
你不怕你的黑脚趾头玷污我的脚底吗?鞋子结起来比萧、麻更好。
灿烂的火光照着大地一片通红,我真恨不能赤脚踏上雪地奔驰。
世界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家伙,到底为了什么?满身尘土,汗水浸湿了靴子。
我的头发也有些花白了,脱下相帽子换上乌纱帽。
我希望这样能让我轻快舒适,我们以前立下的诺言已经实现了。
誓死穿上这双新鞋,回到云门寺再与你相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