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月乘鸾空复情,颇嫌携重爱携轻。
犀皮赤柄终伤俗,细骨洪蕉竟入清。
格调不殊蒲处士,工夫全藉楮先生。
文饶空赋桐花凤,绚丽虚成画史名。

宝月乘鸾空复情,颇嫌携重爱携轻。

犀皮赤柄终伤俗,细骨洪蕉竟入清。

格调不殊蒲处士,工夫全藉楮先生。

文饶空赋桐花凤,绚丽虚成画史名。

【注释】:咏豫章蕉叶素扇

  1. 宝月:比喻月亮。
  2. 鸾:传说中鸾鸟的叫声是“嗼”,这里用鸾代指月亮。
  3. 犀皮:犀牛皮。古代以犀牛角为饰物,这里指扇骨。
  4. 蒲处士:即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他自称“杜拾遗”。
  5. 楮先生:楮纸,这里指扇面。
  6. 文饶:宋代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自称为“稼轩”或“东阳少年”,这里借指自己。
  7. 桐花凤:指《桐叶封弟》,周公旦封唐叔虞为侯伯,赐桐叶,并说:“建尔之邦,世为大夫。”后来唐叔虞被封于唐,国号唐,后人就称唐人为“唐风”,唐姓也被称为“桐风”。
  8. 画史名:指画家的历史记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物来抒发感慨。诗人在开头两句中,将宝月比作鸾鸟,形象地描绘出宝月的美丽动人和高洁纯净。接着,诗人又巧妙地将犀皮扇骨与粗麻纸扇进行了对比,赞美了前者的美丽而后者的粗陋。然后,诗人又通过与蒲处士、楮先生等文人墨客的比较,表达了自己对高雅艺术的珍视和向往。
    诗人则通过对梧桐叶、桐花凤、画史名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艺术之妙和历史之长的深深敬仰和热爱之情。同时,诗人还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